13B

福寿螺卵千万不要食用 寄生虫多达6000条 严重可致死 本报综合福建疾控、人民日报、潮新闻等

“如果家中幼童等因好奇接触了螺卵,并接触到了其液体,需要尽快用75%医用酒精擦拭手部皮肤,避免寄生虫感染。”近期,上海、安徽、江苏、山东等多地出现福寿螺卵。各地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提示市民,如果看到福寿螺卵千万不要食用。

每年5~8月份是福寿螺的高发期,多地已出现福寿螺,大批网友拍到了它。

食用福寿螺

后果究竟有多可怕?

福寿螺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每只福寿螺内可含广州管圆线幼虫3000~6000条。

如果生吃螺肉,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极易引起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

感染此病后,幼虫会侵入人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做血液检查可发现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急剧升高。

患者进食螺肉后2~5天内发病,临床表现为头痛,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活动受限、抽搐等症状,重者可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怎么区分福寿螺与田螺?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个体大,每只100~150g,最大个体可达250g以上,有巨型田螺之称。

福寿螺外观与田螺相似

大小 田螺个头较小,1~1.5cm的占多数;福寿螺个头要大好几倍。

外壳 福寿螺的外壳呈淡橄榄绿色或黄褐色;田螺的外壳颜色则为青褐色。

椎尾 福寿螺椎尾平而短促;田螺的椎尾长而尖。

螺盖 福寿螺螺盖偏扁;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

螺肉 福寿螺的螺肉颜色较浅,多为黄白色;田螺的肉多为青褐色。

螺卵 福寿螺的卵呈粉红色;田螺的卵为透明色。

外出游玩时,在河道、水田边看到野生螺,可不要随便捡。

一切螺类,包括田螺,一定要煮熟再吃!(本报综合福建疾控、人民日报、潮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