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制菜“糟心肉”
近年来,预制菜销售火爆,“梅菜扣肉”成“顶流”。安徽省阜阳市是梅菜扣肉预制菜的主要产区之一。
记者接到举报,当地有个别企业用未经严格处理的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槽头肉,是指猪头与躯干连接部位的肉,由于槽头肉上淋巴较多,在日常生活中也被称为淋巴肉。因为含有大量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属于猪肉中必须进行严格“整修”的部分,是猪肉中公认品质差、价格低的部位。正常五花肉批发价格在一斤12元左右,而未经严格处理的劣质槽头肉批发价一斤仅3元左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236-2019畜禽屠宰操作规程,对屠宰后的猪必须进行“整修、复检”。槽头肉属于猪肉中必须进行严格整修的部分。
令人吃惊的是,车间工人虽然对槽头肉原材料进行整修,但槽头肉熟肉上的腺体依然清晰可见。
为什么不剔除干净?工作人员表示:“上面的腺体剔太干净,肉的厚度不够。”
淀粉肠里加了鸡骨泥
最近几年,追求干净配料表的年轻人,扭头就扎在大街小巷的烤肠摊子旁边,把两三块钱一根的烤淀粉肠吃成了“网红零食”。
据央广网3月15日报道,记者购买了目前市场上销售量较高的五种品牌淀粉肠,综合观察配料表发现,淀粉肠的配料表差别不大,基本上都是由肉,水,淀粉,白砂糖、味精、香辛料等调味料以及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诱惑红等添加剂共计十五六种成分组成。
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虽然名叫“淀粉肠”,但排在配料表第一位的是肉。
“有肉,肉很少。”河南一淀粉肠生产厂家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都是用的鸡肉和鸡骨泥,用鸭肉更便宜,大部分都是淀粉”。记者从电商平台查询发现,目前出售鸡骨泥的多是经营宠物食品的商家,商家表示:“骨泥不建议人吃,烧烤也不行。”从价格来看,鸡骨泥的售价远远低于鸡肉,基本在3~5元/斤。
多家奶茶店过期食材继续使用
湖北经视《315我们在行动》节目中,曝光了多家奶茶门店,其中不少都是我们经常喝到的大牌奶茶店:书亦烧仙草、茶百道、古茗等。
这些奶茶店,为了降低运营成本,随意修改变换食材效期标签,不仅继续使用过期的食材,还将过期食材与未过期食材混合使用,甚至为了辨别口感的差异,得靠店员用嘴品尝食材是否“坏了”,也算是真的够“负责”了,反正只要是不酸、不变味、不发霉绝舍不得扔掉,保质期的问题人工修改就行了。
百果园门店把烂水果做成拼盘
据湖北经视报道,记者亲眼目睹了店员将腐烂的苹果、橙子等水果制作成高价果切的过程。这些原本应该被丢弃的不新鲜、腐烂的水果,在店员的“化腐朽为神奇”下,摇身一变成为诱人的果切产品,并以高价销售给消费者。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使用腐烂水果制作果切的行为并非个例。在百果园的其他门店中,类似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一些门店甚至将隔夜开切的水果当作现剥的新鲜水果销售给顾客,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神乎其神的听花酒被曝光
根据央视报道,记者探访了一家听花酒体验店,店内的广告展示:这款酒具有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保障男性勃起功能、调节生理紊乱、抗衰老等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规定,酒类广告不得含有明示或暗示饮酒有消除紧张和焦虑、增加体力等功效,听花酒的宣传违反了这些法规。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听花酒的健康性是有国际专利的。记者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官网查询,听花酒提交的《酒精和凉味剂的组合物在调节性功能、保护心脑血管系统、促进肝细胞再生、抗肿瘤、提高免疫及睡眠质量上的用途》在国家处理状态一栏显示空白,负责这份专利的代理人解释:谁都可以申请公布自己的所谓发明专利,但能不能被认定为专利,则是另一回事。
此外,他告诉记者,听花酒的专利里,提到的凉味剂,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物质,就是我们常见的薄荷提取物。
在被央视曝光后,听花酒的微信公众号已经被停止使用,原因是“存在过度营销、骚扰用户行为”。此外,在多个电商平台上,已经搜不到任何听花酒相关产品。
(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广州日报、湖北日报、中国新闻周刊、央视财经、湖北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