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宏华

扫描二维码,添加管理员微信,加入卫生报眼健康交流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当血糖控制不好时,会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出现水肿、渗出和缺血。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眼前有黑影、遮挡感等症状,最终发展为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丧失。
9月24日,福建卫生报邀请到福州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郑宏华来到《医生我想问》直播间,和大家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糖网)的知识。
截至直播结束,全网观看人次达20万。
患糖尿病3~5年以上或有视网膜病变
这些人群需定期检查眼底
中秋后,福州爱尔眼科医院门诊接诊的糖网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由于贪嘴,月饼吃多了而导致糖网的发生或复发。
郑宏华博士解释,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原因主要是长期高血糖状态或者血糖波动较大。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的微血管,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出血、渗出等病理改变。此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等因素也会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
根据《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等流行病学报道,糖尿病发病率为12.8%,患病人数约1.3亿,其中有约三分之一,即3000万至4000万患者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里面,又有约三分之一,大约1200万人有糖尿病性黄斑水肿,面临失明的危险。糖尿病病程越长,糖网的发生率越高。
糖尿病3~5年以上就有可能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15年以上发生率在90%以上。
因此,对已经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应及时并定期接受眼科检查,如发现病变,应及时治疗。
除了糖尿病人群,还有高血脂、高血压、老年人、近视群体,特别是高度近视患者等,眼内血管损伤的概率较高,可以定期通过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确认视网膜的病变情况。
六年前确诊糖尿病
21岁姑娘双眼无光感
直播中,郑宏华博士聊到一个令他惋惜的病例。
一个21岁的小姑娘,在15岁时已经确诊糖尿病,但从来没有做过眼底检查,等她发现眼睛看不见的时候才来找郑宏华博士,那时她已经发展成双眼高眼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双眼无光感了。
“很可惜!这个小姑娘确诊糖尿病后到糖网晚期,这六年内哪怕是做一次眼底检查,也不至于会出现瞎掉的结果!”郑宏华博士说。
当然,更多病例是幸运的。比如,一些糖尿病患者,因为视力不断下降,误以为是近视加深,想做近视手术来矫正,结果在术前检查时被查出糖网。郑宏华博士给患者做了手术,打了激光,同时予以眼内注药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如今患者双眼视力都保持得很好。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糖网的预后至关重要。
如果发展到视网膜脱离,就要通过手术将视网膜复位。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福州爱尔眼科医院将每个月的14日定为糖尿病眼病关爱日,在院内开展糖尿病眼病患者关爱行动——专家讲课、现场互动答疑、免费眼底检查及专家义诊活动。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福建卫生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协办单位:福州爱尔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