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B

眩晕的防与治 作者:王宝佳 南安市九都镇卫生院 中西医结合内科 主治医师

眩晕是一种让人感到头晕目眩、站立不稳的症状,就像喝醉酒一样。它可能是由内耳问题、颈椎病、脑血管疾病、贫血、低血糖等引起的。中医认为,眩晕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等有关。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中医防治眩晕的方法。

眩晕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眩晕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常见有以下几种:

一是气血不足: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气血不足,就会导致脑失所养,从而引起眩晕,主要是益气养血。可以选用归脾汤、八珍汤等方剂进行治疗。

二是肝肾阴虚:肝主筋,肾主骨,肝肾阴虚会导致筋骨失养,从而引起眩晕,主要是滋补肝肾。可以选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方剂进行治疗。

三是肝阳上亢:肝阳上亢会导致气血上逆,从而引起眩晕,主要是平肝潜阳。可以选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方剂进行治疗。

四是痰湿中阻:痰湿中阻是眩晕的常见病因之一。痰湿中阻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从而引起眩晕,主要是化痰祛湿,可以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二陈汤等方剂进行治疗。

眩晕的预防

生活调理: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尤其是音量过大的耳机;避免用棉签等物品插入耳朵,以免损伤耳道。如果感到耳朵不适,应及时就医检查。

饮食调理:饮食调理是预防眩晕的重要方法之一。平时应该注意饮食清淡,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如肥肉、油炸物、酒类、辣椒等。

运动调理:运动调理也是预防眩晕的重要方法之一。平时应该注意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避免突然的头部运动,可能导致眩晕病。起床时,先坐起来再慢慢站起来,以减少头晕的可能性。

中医调理:中医调理也是预防眩晕的重要方法之一。平时可以通过按摩、针灸、艾灸等方法来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眩晕的中医食疗方

枸杞菊花粥:枸杞子15克,菊花10克,大米100克,将枸杞子、菊花、大米洗净后,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以大火煮沸后,再以小火熬煮至粥熟,调味后即可食用。具有滋补肝肾、清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型眩晕。

黄芪当归羊肉汤:黄芪30克,当归15克,羊肉100克,将黄芪、当归、羊肉洗净后,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以大火煮沸后,再以小火熬煮至羊肉熟烂,调味后即可食用。具有补气养血、温中散寒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型眩晕。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10克,白术10克,天麻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甘草6克,将以上药物洗净后,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以大火煮沸后,再以小火熬煮至汤浓,调味后即可食用。具有化痰祛湿、健脾和胃的功效,适用于痰湿中阻型眩晕。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中医认为眩晕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等有关。中医治疗眩晕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同时还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生活调理、运动调理、中医调理等方法来预防眩晕的发生。如果您出现了眩晕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便及时治疗。

(作者:王宝佳 南安市九都镇卫生院 中西医结合内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