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B

爱的负担——“亲吻病” 伊晓梅 宁化县总医院 检验科 主管技师

很多人通过亲吻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意。近年来常有报道,孩子因为被亲吻而生病的案例,今天小编想让大家深刻地了解这份沉重的爱意所带来的疾病,俗称“亲吻病”。

什么叫“亲吻病”?

“亲吻病”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医学术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本病全年均有,以秋末至初春居多。EB病毒全称Epstein-Barr病毒,简称EBV。EB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喜欢躲藏在人类的B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中,而且容易长期存在。据统计,95%的成年人都携带着EB病毒,这种病毒极其狡猾,和我们人体免疫系统长期打着游击战,一旦人的抵抗力弱时,它就出来兴风作浪,抵抗力强时,它便默不作声。因此,当携带有EB病毒的大人接触抵抗力较弱的小孩时,小孩将极有可能被感染。该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亲吻、口对口喂食等传染给宝宝。

“亲吻病”常见临床表现有哪些?

1.持续发热:不同程度的发热,持续一周左右。

2.咽痛:扁桃体红肿,甚至可见白色脓性分泌物。

3.淋巴结肿大:常见颈部淋巴结肿大。

4.部分患者可伴肝脾肿大。

5.大部分有急性肝功能损害以及外周血淋巴比例增高,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等。

6.15%~25%的儿童病例可伴有眼睑水肿。

7.15%~20%的病例可出现皮疹,可为红斑、荨麻疹、斑丘疹或丘疹等。

“亲吻病”EB病毒如何检测?

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对EBV的深入研究,由EBV感染引起的疾病也越来越被重视,及时找出致病源,缓解病情尤为重要,常见的EB病毒检测方式有:EB病毒感染相关抗体检测和EB病毒DNA载量检测。

一、EB病毒抗体六项检测项目包括:EB病毒核心抗原IgG(EB NA IgG)、EB病毒核心抗原IgA(EB NA IgA)、EB病毒衣壳抗原IgG(EB VCA IgG)、EB病毒衣壳抗原IgM(EB VCA IgM)、EB病毒衣壳抗原IgA(EB VCA IgA)、EB病毒早期抗原IgM(EB EA IgM)。抗体联合检测可动态监测疾病状态,确定感染的不同时期,提高EB病毒相关疾病的检测率,降低误诊率。其中,EB VCA IgG、EB VCA IgM、EB NA IgG以及EB EA IgM等抗体检测可用于辅助儿童发热鉴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诊断、EBV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诊断。

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可用于检测“亲吻病”患者外周血EBV DNA,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的特点。可协助临床医师迅速确诊EB病毒感染的患儿,并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可避免滥用抗生素,对缓解患儿病情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可以根据病毒载量的多少反映患儿体内的病毒复制水平,对于急性发热患儿是否为EB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疗效的监测具有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联合检测可以作为临床快速筛选EBV感染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诊断效能,有助于早期诊断。

温馨提醒

各位家长,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即使是最亲近的爸爸妈妈,也不建议亲宝宝嘴巴以及小手。如果亲戚、朋友亲宝宝也应委婉地拒绝,对于不太好沟通的老一辈,可以借助善意的谎言。同时也做好孩子教育,从小引导孩子对于亲密接触的理解,不要让孩子习惯性亲吻,真正养成良好习惯,降低患“亲吻病”的概率!

(作者:伊晓梅 宁化县总医院 检验科 主管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