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想到医生会主动打电话提醒我就诊!”近日,福州孙女士(化名)接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妇科医生的电话时,既惊讶又感动。
原来她在体检中被发现腹部有一个3厘米以上的妇科肿瘤,但因工作繁忙迟迟未就诊。这个及时的电话提醒,正是协和医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主动协助医生挖掘病例的一个缩影。
过去是患者找医生,现在是AI帮医生匹配患者。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帮助各科室筛选出非本科室就诊,但符合本科室的患者,甚至罕见病患者,实现对患者的主动触达式服务。
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路,这得益于协和医院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与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在近期展开的深度合作。
为了辅助医生优化诊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4月28日上午,协和医院与研究院携手共建了“医学AI大模型联合应用实验室”,协和医院陈椿院长与研究院姚畅教授一同为实验室揭牌。
强强联合,开启智慧医疗新征程
陈椿院长表示,“近年来,协和医院率先将AI应用于早期肺癌精准诊疗、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等场景,而此次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我们向‘智慧医疗’迈出了更具战略意义的一步!。”
实验室将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合作:
一是临床诊疗革新:针对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高发领域,开发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推动精准医疗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跨越。
二是科研协同创新:依托协和医院省级研究所和质控中心,以及浙大科研平台,探索AI在各前沿领域的应用,力争产出原创性成果。
三是服务模式升级:通过智能化的患者管理、远程会诊和个性化健康干预,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基层群众。
现状剖析,人工智能的挑战与潜力
启动仪式上,姚畅教授围绕《AI大模型如何破局智慧医疗》,介绍其已在疾病诊断、路径优化等领域展现了突破性潜力。
过去20年,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等领域虽有应用,但真正实现辅助诊断等功能的医院并不多,关键原因在于技术与业务流程未能深入融合。
接下来,通过医工交叉合作,实验室将把协和医院丰富的临床数据、专家经验与浙大的算法优势深度融合,打造覆盖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全流程的AI医疗生态。
协和医院副院长叶钦勇表示:“双方合作将推动AI技术在影像识别、病理分析、个性化治疗等场景的落地,为患者提供更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