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B

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卫生院 打破科室墙 守护儿童健康 本报记者 朱晓洁

“以前三天两头往医院跑,现在孩子上初中了,身体素质比以前好多了!”益晗(化名)妈妈感慨道。益晗小时候体质较弱,感冒、咳嗽、发烧是常事,过敏性鼻炎和扁桃体发炎更是频繁发作,一到换季就过敏,打喷嚏、流鼻涕不停。从幼儿园到小学,他成了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卫生院的常客。

如今益晗上初一了,在儿科温素琴副主任医师的长期调理下,体质有了显著改善,过敏症状几乎消失。虽然家已搬离新店,但益晗偶尔感冒时,妈妈仍愿意带着他从台江赶来这边问诊,“这里的医生熟悉孩子的病史,看病让人放心”。

打破科室墙

在益晗的成长过程中,新店镇卫生院“多专业协同联动+医联体优质赋能”的创新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次益晗来就诊,温素琴医生都会先进行全面检查,精准判断病情。针对急性病症,她会优先处理,待病情稳定后,再由中医科采用小儿推拿、穴位敷贴等特色疗法辅助治疗;儿童保健科则会根据益晗的体质,给出饮食、运动方面的建议,增强免疫力。

在诊疗过程中,益晗出生后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在院内系统中查到,不需要多次检查或重复问询。

正是这样长期的调理和治疗,益晗的症状逐渐减轻,身体素质明显提升。

益晗的经历,只是新店镇卫生院众多成功案例中的一个缩影。在卫生院的门诊记录里,如金城小区等社区内,积累了一大批信赖卫生院的“老病号”。

从“第一针疫苗”到“全周期守护”

新店镇卫生院整合预防与治疗资源的探索早有渊源。自1998年与晋安区妇幼保健院合署办公起,新店镇卫生院就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对辖区居民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看病更方便了。

“记得小米(化名)出生后,我第一次抱着她到镇卫生院打疫苗,护士边登记边说‘以后0~6岁孩子的体检、打疫苗、看病都能在这儿一站式搞定’,当时我还半信半疑。”看着正在儿保科测量身高的6岁女儿,小米妈妈感叹道,从满月体检发现黄疸偏高,到3岁时调理消化不良导致的体重不达标,家门口的卫生院成了母女俩健康路上的 “定心丸”。

卫生院各科室实现病历信息共享,避免了重复检查,既为家长节省了费用,也减少了孩子的痛苦。如需住院或转诊,卫生院与晋安区总医院、福建省儿童医院也已经打通了绿色通道,双方医生可以提前沟通病史,后续还能转回卫生院继续跟踪治疗。

内儿科科室长陈滢介绍:“举个例子,如果在儿保科体检时发现新生儿黄疸、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儿保医生能直接将孩子转诊到门诊进一步检查治疗,儿童营养科也会为家属开出儿童的营养食谱,治疗后还可以转回儿保科,继续接受康复指导。”

为提升基层诊疗水平,省儿童医院呼吸科医生每周都会到卫生院坐诊一天,为患儿看病。遇到疑难病症,还能通过远程会诊平台,让上级专家在 “云端” 提供诊疗方案。不仅如此,上级专家还会经常开展医护培训,为基层培养专业人才,持续提升基层诊疗技术。

实实在在的改变,赢得居民们信赖。

数据显示,近年来新店镇卫生院的儿科门诊诊疗人次持续攀升,从2022年的14280人次增长至2024年的2221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