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B

创伤后应激障碍 如何应对 许伟彬 泉州市惠安县疗养院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在生活的长河中,我们可能会遭遇洪水、地震、车祸等重大灾难,或是经历战争、暴力袭击、亲人离世等创伤性事件。这些经历过后,有的人能够逐渐走出阴影,而有的人却深陷痛苦,被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所困扰。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心理健康问题。

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在经历或目睹严重创伤性事件后引发的心理健康疾病。这些创伤性事件通常具有极高的威胁性,会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恐惧、惊慌、抑郁焦虑,甚至出现精神病症状。它一般发生于创伤性事件的6个月内,症状持续出现最少一个月。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PTSD的发病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生物学角度看,大脑中的杏仁核、海马体和前额叶皮质等区域在PTS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经历创伤时,杏仁核过度活跃,导致个体处于高度警觉状态;海马体功能受损,影响记忆的正常处理,使得创伤记忆难以被正确整合;前额叶皮质对情绪的调节能力下降。心理因素方面,个体的性格特质、应对方式、过往经历等会影响对创伤的反应。例如,性格内向、缺乏有效应对策略的人更容易患上PTSD。社会因素如社会支持系统的强弱也至关重要,缺乏家人、朋友支持的人在创伤后更难恢复。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

PTSD的症状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反复出现的侵入性症状,患者会不受控制地反复回忆创伤事件,产生痛苦的记忆闪回,仿佛又回到了当时的场景;还可能频繁出现与创伤相关的噩梦,从梦中惊醒时仍心有余悸。第二类是回避行为,患者会尽力避免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任何事物,包括地点、人物、对话、想法或感受等,比如经历过车祸的人拒绝再乘坐汽车。第三类是警觉性和反应性的增高,患者会过度警觉,容易被突然的声响惊吓,变得易怒、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注意力也难以集中。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会依据详细的临床访谈、症状评估量表以及对患者生活功能影响的判断,来诊断PTSD。一旦确诊,及时治疗至关重要。目前,PTSD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CBT)效果显著,其中暴露疗法通过引导患者逐渐面对与创伤相关的情景、记忆或感受,帮助减轻恐惧反应;认知重构则帮助患者修正对创伤事件的负面认知。药物治疗方面,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症状,改善睡眠,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心理治疗。

如何帮助PTSD患者

对于PTSD患者,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不可或缺。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理解,倾听他们的感受和经历,避免催促他们“快点好起来”,而是陪伴他们度过艰难时刻。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帮助他们预约医生、按时服药、参与心理治疗课程。同时,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减少可能引发症状的刺激因素。

创伤后应激障碍虽然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但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身边人的关爱支持,患者能够逐渐走出阴霾,重新拥抱生活。了解PTSD,不仅是为了帮助患者,更是为了提高我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让更多人关注这一群体,为他们的康复助力。

(作者:许伟彬 泉州市惠安县疗养院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