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江常震和患者做术前沟通
手机一键呼叫就有专属平车或轮椅电梯直达;躺在病床上发条短信,住院结算、带药指引全搞定……
今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启动“医患同行,医心为您”服务年活动。
如今三个月过去,又有哪些让患者直呼“贴心”的新变化?
13万字行为规范出台
让人文服务有标准
“我们首先要尽可能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手术并发症,这是最大的人文关怀!”
“我们要关注患者心理,术前谈话要尽量细致,针对患者担忧的问题,如谁给我手术、是不是能保留头发等顾虑尽量解释清楚,安抚患者,给他们信心。”
……
这是6月18日上午,神经外科主任林元相教授给科室的医护人员讲解如何践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标准流程及语言行为规范》,并建立科室个性化人文服务。
近年来,医院在省内率先出台了《医务人员诊疗服务行为十项规范》与《窗口部门服务十项规范》,服务年启动以来,更是结合各科室服务流程,精心编制了共300多页、13万字的《医学人文关怀全流程标准化服务手册》,涵盖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后勤及第三方工作人员,覆盖门诊、住院、手术、出院等全流程,例如“门诊开卡建档流程规范”和“手术前沟通模板”均提供标准化话术,让医疗服务标准化、透明化。
从“楼上楼下跑断腿”
到“床旁办结”
“以前陪家人住院,光办手续就得跑好几个窗口,排队大半天。这次我自己住院,一条短信、一部手机,在病床边就搞定了所有手续,真是省心!”近日,刚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简称“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完成手术出院的陈先生,对医院推出的“床旁一站式出入院办理”服务赞不绝口。
所谓“床旁一站式出入院办理”服务,指的是入院前,医生为患者开具住院通知单,并按照计划性入院流程在信息平台为患者进行床位预约安排。
预约完成后,患者会收到一条短信,明确告知来院时间、病区位置及所需证件。直接前往指定病区护理站报到即可“拎包入住”。
患者到病区后,护士会引导他们在病床旁完成医保登记、住院预交金充值等手续,全程不超过10分钟。
出院流程同样高效。患者只需在病区护理站出示医保卡或电子码,系统会自动结算住院期间费用并生成电子发票。此外,护理人员还会在床旁进行出院带药用药指引。对于行动不便或无人陪护的患者,这一服务尤其贴心。
完成床旁结算后,系统会同步生成电子版出院清单,具体明细等,患者可在自助机上免费打印纸质版。此外,发票可在自助机进行查询、打印服务,或通过医院公众号“电子票夹”进行查询。
据悉,该项目目前在附一医院三个院区(茶亭、滨海、奥体)已做到全院覆盖,其中,茶亭院区外科楼尚在完善。
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
让人文“沁”入人心
除了重点举措外,附一医院还做了很多暖心的小举措。例如:
在茶亭院区入门的紫藤广场播放悠扬轻快的音乐;
为需要轮椅或平车出行的患者在门诊预留了一部专门的电梯;
设置24小时住院转诊热线,建立半小时内回复机制;
设置门诊和多学科诊疗(MDT)预约专线;
☆征集叙事医学文章,通过讲述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故事,呼唤医学人文关怀;
……
正如附一医院院长康德智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启动服务年是为了回归医学的本质——医学是服务于人的健康和疾病诊疗的,而人文关怀正是服务本质的充分体现。
“我们期望通过该专项工程,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让人文关怀真正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康德智院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