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B

引产 助力自然分娩的科学之钥 作者:陈溶鑫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产五科 主治医师

在产科诊室里,时常能听到孕妈们带着担忧询问:“医生,我要引产吗?引产会不会很疼?听说十引九剖,是真的吗?”这些疑问背后,是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母婴健康的深切关心。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引产,了解它如何帮助准妈妈们实现自然分娩(阴道分娩)。

引产:科学发动产程,助力自然分娩

这里所说的引产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催产”。妊娠晚期引产是在自然临产前通过宫颈扩张球囊、药物等手段使产程发动,达到阴道分娩的目的,是产科终止妊娠和处理高危妊娠常用的手段之一,其核心目标是帮助孕妇实现阴道分娩。这是产科处理特定情况(如过期妊娠、妊娠期高血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等)和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

自然临产与引产就像“自燃”和“点火”的区别,“燃烧”后(活跃产程中)两者是没有区别的,因为引产进入产程后,会诱发孕妇自身的宫缩。

疼痛方面,在引产过程中,产妇会经历子宫收缩带来的阵痛,其感受与自然临产相似。自然临产的孕妇可能经历由疏到密、由紧到痛的疼痛过程,而引产的疼痛可能更直接一些。椎管内分娩镇痛(无痛分娩)同样适用于引产,能显著缓解疼痛,让分娩过程更舒适。

“十引九剖”:误解的由来与真相

“十引九剖”的说法源于误解和对个别案例的以偏概全。这是一种不准确且容易引起焦虑的观点。事实上,引产本身是为了帮助启动自然分娩过程,避免因延迟分娩带来的风险,最终目标是实现阴道分娩,而非导致剖宫产。

医学研究表明,对于宫颈成熟、胎头位置低的产妇,引产成功实现阴道分娩的比例可达70%~80%,甚至更高。引产的成功与否,主要与宫颈成熟度、胎儿大小和位置、产妇自身条件等因素相关。医生在决定引产前,会全面评估这些因素,比如用Bishop评分来评估宫颈成熟度。如果宫颈已经成熟,会直接使用缩宫素静脉点滴“催产”,必要时还会用“人工破膜”加速产程。但是如果宫颈不成熟,会采用宫颈扩张球囊、前列腺素制剂先促宫颈成熟后再行催产素点滴。

更重要的是,引产恰恰是降低剖宫产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有效避免因过期妊娠、胎膜早破等情况可能引发的胎儿窘迫、感染等风险。及时干预这些风险,反而减少了因这些并发症恶化而不得不紧急剖宫产的可能性。并且,在整个引产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母婴状况,确保安全,并及时调整方案。

剖宫产:真正的决策因素与引产无关

引产中转剖宫产的比例为10%~30%,常见的原因包括:胎儿窘迫,预估胎儿过大(如母亲身高不高、相对头盆不称),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产力异常(宫缩乏力),产程停滞或延长,羊水严重污染,脐带脱垂等紧急情况。这些原因并不是因为引产而导致的,在自然临产的孕妇中,同样存在以上原因,导致孕妇中转剖宫产。

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引产是现代产科一项成熟的技术,是医生在科学评估后,为了帮助孕妇在更安全、更可控的条件下实现阴道分娩而采取的专业措施。对于有明确医学指征的孕妇,引产是保障母婴健康、积极促进自然分娩的重要选择。它并非“十引九剖”的源头,而是规避风险、争取更好分娩结局的科学手段。

希望每一位准妈妈都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理性地认识引产,放下不必要的顾虑,以更轻松、更自信的心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作者:陈溶鑫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产五科 主治医师

福建省科学自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23J0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