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B

AI助力 两癌筛查进入新时代 本报记者 林颖

7月18日,在福州举办的人工智能两癌筛查应用场景发布会上,省妇幼保健院孙蓬明教授研发团队集中展示了多项创新成果,为女性健康撑起“智能保护伞”。

宫颈癌和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威胁,每年都夺走无数宝贵生命。为更好实现两癌的早筛、早诊、早治,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在智慧医疗领域不断深耕,迈出关键一步。

智能赋能:

两癌筛查迈入新纪元

本次发布的“AI赋能两癌筛查平台”,是省妇幼保健院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监局“揭榜挂帅”项目支持下,依托“妇幼健康全生命周期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真实世界数据应用平台”建设的阶段性核心成果。

平台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围绕两癌筛查中的诊断难点与流程瓶颈,开发了多项智能辅助系统,旨在构建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智慧筛查新模式。

该平台的落地应用,为实现基层筛查的标准化、精准化、普及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技术革新:

AI驱动两癌筛查系统全面升级

会上,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缪崇主任介绍了人工智能辅助阴道镜诊断系统,该系统依托强大的人工智能算法,如同给医生装上“透视眼”,能精准剖析阴道镜图像,快速、准确揪出宫颈病变的“蛛丝马迹”,提升诊断效率与精准度,减少了因人为因素导致的误诊与漏诊情况,为宫颈癌早筛提供技术支撑,使得更多患者能在疾病早期被发现,并及时接受治疗。

这一技术不受地域限制,借助远程医疗平台,即便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也能够享受到先进的诊断服务。

随后亮相的AI乳腺癌辅助筛查系统能通过精准分析乳腺影像,灵敏捕捉早期病灶信号,实现高效筛查、智能判读,助力乳腺癌在“无声初现”之际就被及时识别,为治疗赢得时间。

发布环节的另一大亮点,是该院孙蓬明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SMART-HPV宫颈癌筛查智能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融合临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个性化风险评估体系,为每位女性“量体裁衣”制定筛查路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人而异、科学预防”。

本次发布会不仅展示了省妇幼保健院在人工智能与临床融合方面的探索成果,也释放出妇幼健康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强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