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多地百姓有“一九一只鸡”的滋补养生传统,认为冬至开始每逢九天需进补一只鸡,来年就有好身体。那我们怎么样才能用好鸡肉,真正做到补益身体呢?
鸡为温补的代表之品
鸡为家禽,属于性温之物,是温补的代表之品,所以不宜再拿来烧烤食用,因为烧烤会发散其补益的作用,这就违逆了食物的本性。若要吃鸡,放在水里炖最好。
炖鸡时要想达到很好的补益效果,还可以配合一些常见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例如加点党参,清补一点点;如果想补益的力度再加大点,可以加点人参、红参;又想再猛点,加北芪都没问题。
据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内科许仕纳主任医师介绍,在冬季这个收藏的季节,体虚老人适当吃鸡温补,能帮身体更好地积攒能量,强筋壮骨。
正因其温补的特性,鸡还特别适合风寒感冒的预防和早期的治疗之用。将鸡肉与生姜搭配炖煮,两碗暖暖的鸡汤下肚,就有很好的驱寒之效。
选公鸡?还是选母鸡?
生产消耗大量气血,产后虚弱,产妇是特别需要进补的人群。民间有让产妇在月子期间吃鸡的习俗,这时在鸡的选择上,就更适合大公鸡。
公鸡性属阳,在温补作用上强于母鸡,可以更好地补充能量,缓解阳虚、虚寒体质人群体虚、怕冷的症状。
相对公鸡而言,母鸡性属阴,温热之性弱于公鸡,且肉质更嫩,不仅消化吸收较差的老年人适合食用,多数气虚人群和正常人日常食用也多以母鸡为主。
三七炖公鸡助生长
除了产妇吃鸡进补的习俗,民间自古还有给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吃三七炖公鸡的传统。
一般来说,在孩子13~14岁期间,即可每周吃一次公鸡,一次炖三四两肉,连续吃一两个月,有助孩子生长发育。
“这种做法在过去确实能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但如今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不少孩子还营养过剩、早熟肥胖,还照着过去方法吃,很可能会加重肥胖、早熟的症状,或引发面部痤疮。”许仕纳说。
此外,孩子们喜食的炸鸡、烤鸡等快餐食品,不少是人工饲养的速成鸡,激素含量较高,食用过多也会增加肥胖、早熟的风险。
当然,如果孩子确实发育落后于同龄孩子,身材瘦小,家长不妨试试三七炖公鸡的方式进补,但要注意进补的频次。
患病人群不可随便吃鸡
虽然鸡是温补佳品,吃鸡还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类型进行分辨,口干、口苦、便秘、尿黄等阴虚体质人群,体型偏胖、营养过剩、运动太少的痰湿体质人群,喝鸡汤对他们来讲没有好处,而且还有坏处。
此外,一些患病人群不能随意乱补。
例如肿瘤患者进补就要慎重。有些患者经过治疗,好不容易病情稳定,结果吃了几只鸡后,肿块又被刺激复发。但在肿瘤化疗期,肿瘤患者在药物作用下血色素、免疫力、体质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种情况吃点鸡肉,加点高丽参,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体力。因此肿瘤患者吃鸡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以及治疗阶段而定。
高血压、高血脂等慢病患者,也不宜吃鸡进补,特别是在冬季血脂偏高的情况下。用鸡炖汤之后,同时也会带来嘌呤的问题。如果平时有合并高尿酸、痛风发作的一些朋友,就不太适合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