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B版: 上一版   

新冠疫苗接种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储存在专用冰箱里

填写个人情况表

受种人员正排队有序进行新冠疫苗接种

受种人员进行接种

接种后,需在留观室进行30分钟的医学观察

近日,福建有序开展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将按照9类重点人群逐批开展新冠疫苗接种。据了解,截至1月8日,我省平稳有序接种14万人,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总体平稳有序。

记者了解,截至1月8日,福州已接种41000多人。8日下午,在福州市台江区上海卫生院,记者看到,不少市民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排队接种新冠疫苗。

“已经接种完20分钟了,没什么不舒服。”

坐在台江区上海卫生院疫苗留观区的许先生对记者说。

许先生是福州地铁的员工,属于新冠疫苗应急接种的重点人群。他说这已经是单位组织的第二批人员自愿接种了。因为工作需要,现在这种情势下,接种疫苗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在现场,福州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副科长、副主任医师陈杨伟回答了市民关心的问题。

本次我省使用哪种新冠疫苗?

本次福建省使用的是中生北京生产的新冠灭活疫苗。国产新冠病毒疫苗采取的灭活技术,是一种“老派”但非常成熟的技术。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样,在疫苗的研发过程要进行动物实验、Ⅰ期临床试验、Ⅱ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在这些试验过程中会评价疫苗在动物及人体身上是否会产生不良反应以及产生不良反应的程度。

目前,国内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良好,已累计完成几百万剂次的临床试验和接种,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也没有出现严重感染的病例报告。目前,我省已接种的人群当中,暂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疫苗的保护期有多长?病毒变异会不会影响疫苗的有效性?

新冠病毒发现的时间还不到一年,所以疫苗能够保护多长时间,还需要后续持续跟踪研究,目前证据显示,疫苗保护期至少在半年以上。

但需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率都达不到100%。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病,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均有关。

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一般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等,极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通常在2天~3天内自行缓解,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症状较重或无法自行评判严重程度,应及时就医处理。

要到哪里接种?

本次紧急接种是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县(市、区)卫健局设置辖区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单位,通常情况下,接种单位都是设在辖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者综合医院。

疫苗接种年龄和免疫程序是什么?哪些人群不适合接种?

现阶段接种对象为18岁~59岁健康成年人,共接种2剂,两剂间隔28天,紧急时至少间隔14天。

有七种人不适合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1.以前接种本疫苗出现过敏者。2.严重慢性病、过敏体质者。3.发热或急性疾病期患者。4.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者或出血性疾病患者。5.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免疫功能缺陷患者。6.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7.孕妇。

另外在感冒发烧或有其他急性疾病的时候不建议接种。

链接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我省现阶段紧急接种的重点人群包括涉进口冷链物品的口岸一线海关检验检疫人员,口岸装卸、搬运、运输等相关人员,国际和国内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学习人员,面临较高境外疫情风险的边境口岸工作人员,医疗卫生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政府机关、公安、武警、消防、社区工作者,物品、水、电、暖、煤、气相关人员,交通、物流、养老、环卫、殡葬、通信相关工作人员。

(本报记者 陈坤 摄影 章立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