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伟芳
充足的营养支持是每个人身体健康的基础,正常人可以在日常饮食中摄入充足营养,满足身体所需。但对于一些大病初愈、术后恢复的人群来说,营养不良可是时刻都在困扰着他们。
怕油腻 白粥线面轮着来
68岁的许大爷刚动了一个小手术,术后,医生习惯性交代了句饮食清淡些,不要太油腻。家里人就把这句话奉为圣旨,如临大敌,每天不是粥就是飘了点葱花的线面,吃得许大爷嘴里都没味了。
“这是很多病人会遇到的问题。”本报健康大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国家一级营养师朱屾山表示,一般而言,术后病人的肠道没有恢复的情况下,先是以流质为主,如米汤、肉汤。后以半流质饮食为主,主要是稀粥、线面等。但一旦病人肠道完全恢复,食谱一定要换,以补充蛋白质为主,蛋白、肉等都要跟上。
清淡饮食不等同于清粥面条。极端的清淡饮食不利于营养均衡,会导致体质下降,更容易被疾病侵袭。“真正的清淡饮食指的是吃肉少肥多瘦,主食粗细搭配,烹调一烫二煮三蒸,少辛辣。”朱屾山提醒。
康复靠喝汤? 等于白补
没有手术,大病初愈的人更容易碰到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康复靠喝鸡汤,摔伤靠喝骨头汤。“鸡汤补,肉吃不下没关系,汤多喝点。”这样的话是不是经常听到。
但这样也是不靠谱的。
汤汤水水主要补充的是脂肪,可以暖身,但起不到太多补充蛋白质的作用。研究发现,哪怕是经过高温长时间烹制的高汤,里面也只有少量氨基酸、核苷酸,以及为数不多的矿物质和部分脂肪。而所需的蛋白质,90%以上仍然留在肉里,汤里的含量不足总数的10%,其他的营养成分如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矿物质也大多留在肉里。
“对于久病、体虚的人群,肠道的能力没有问题的话,我们会建议他每天比正常人多摄取蛋白质,如正常饮食的基础上,每天喝一到两杯牛奶,吃鸡蛋,特别是蛋白。如果没有海鲜过敏,鱼虾也是很好的蛋白质补充渠道。
特医食品 补充身体所需
术后康复人群身体的消化系统非常薄弱,这时仅仅一碗碗鸡汤、一罐罐燕窝的营养补充往往适得其反。只有全面、科学、易吸收的营养补充,才能起到加速康复,防止并发症,改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并缩短住院时间的效果。
朱屾山表示,目前市面上有不少“特医食品”可以提供食物所不能及的补充或者是替代。当患者对食物不能耐受或者完全不能进入食物的时候,那么“特医食品”是食物的一种有效的或者是一种非常好的补充和替代。
别盲目拒绝,可以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适当补充特医食品来达到体内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