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王辉建
□本报记者 刘伟芳
今年各地倡议春节不返乡,部分单位甚至不放假,通过多种举措来留人。可以预计,原地过年的人会比往年多很多。
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游子情绪蔓延上了心头。
辛苦一年却没能回家 深感无力
42岁的徐先生是四川人,常年在福州从事建筑工作,他都是一年回一次家。
近日,公司领导表示,今年大家就辛苦些,不要回家过年了,以免来来回回地隔离检测。
徐先生虽然能理解,但他还是难过:“不回去了,儿子那没有一丝笑容的脸,爸妈的叹气,妻子的不吭声,心里觉得愧疚极了。感觉很孤单。”
专家支招
1.提早邮寄礼物。俗话说“睹物思人”,如果三十晚上能收到家人在远方邮寄来的包裹,能给家人带来一丝慰藉。选一点工作当地的特色食物或工艺品寄回去,也能让家里人从侧面了解你工作生活的城市,让家人安心。
2.尝尝家的味道。让家里人也寄一些你爱吃的家乡菜或自己上网购买一些。家虽远,心永在。
3.线上过年同温馨。例如微信视频,或者腾讯会议等软件,在年夜饭的时候与家人线上共进晚餐,虽然有地域的距离,但是对方的音容笑貌都能感觉得到。因此,可以更加促进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结。
4.组团过年也有趣。在工作地也可以组织自己的亲朋好友一次吃个年夜饭,大家临时组成一个家,别样的团圆也会挺有趣的。
5.给生活一点仪式感。住的地方贴上对联,或者约几个朋友买一些鞭炮等等,该有的仪式都给上了,还可以参与到当地的春节习俗当中感受年的味道。
6.给自己一个奖励。购买一样喜欢的物品,去这个城市你没走过的角落看看,放松休息也许你能体会到过年的另外一种美。
春节还要工作?! 上班少了动力
30岁的杨小姐在一家工厂做行政。今年老板决定,春节就放3天,3天后就开工干活。杨小姐表示,一想到过年还要上班,现在上班都少了动力。
专家支招
1.正确认识不爽的原因。情绪ABC理论告诉我们,当固定的模式(每年春节都放假)被改变,就会产生恐慌和不适应,这是人很正常的反应,首先别把自己定义为咸鱼或无追求。
2.改变不了事实,改变自己。把注意力从过年上移开,这时我们的大脑会形成一种“窥管效应”,让我们忽略或者注意不到负面情绪的存在。
3.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提前完成一部分任务,等到春暖花开,疫情解除的时候,是不是就能空出时间休个年假,把缺失的假期补回来了呢?
4.给自己一点期待。未来发生的事情不一定都是不好,也有可能是好的。
5.在春节工作之余也不要忘记犒劳自己一下,和大家一起过一个丰富而不同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