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B版: 上一版   

疫情下的冷冬,我们要“学会过一冬,来年无病痛”

守住阳气 安全过冬

□本报记者 林颖

今年冬天,北方的强冷空气频频光顾,带来了60年未遇的冷冬,冷热交替频繁。

俗话说“学会过一冬,来年无病痛”。中医认为“冬主收藏”,冬季人体吸收功能强盛、合成代谢旺盛,此时注意温补饮食、养精蓄锐、休养生息等,可以很好地涵养阳气、培补精气,更好地迎接来年的“春生、夏长、秋收”。在疫情防控的当下,如何才能遵循“冬藏之道”,安全过冬?

本期记者专访了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临床专家组中医组共同组长、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志斌主任医师。

寒邪最易侵犯的娇脏——肺

冬季养生首先要注意避寒邪,它可称得上是人体元气的大敌,对有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慢阻肺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伤害甚大。

这诸多疾病中,呼吸道疾病与寒邪的关系最大。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是直接与外界接触的器官,太寒太热都受不了,特别是寒,最容易引起和加重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并且肺部疾病一旦发生,就会对肺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如果冬季能保养好身体各个脏器,特别是肺,入春以后,则阳气能正常生发,来年的疾病也会相应减少。”陈志斌说。

要做好冬季防寒保暖,需要从生活起居的诸多细节入手。天气寒冷时,别总想着做个“冷美人”,戴上暖帽、口罩、围巾、手套,避免寒气侵入,才是顺应自然变化的做法。

脚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要给予它足够的关注。俗话说“寒从脚起”,脚部远离体循环,是人体阳气最不易到达的地方。脚部最易受寒,受寒后,可导致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从而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数九严寒,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如穿长袜、厚靴,睡前热水洗脚。在温暖双脚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体内部的气血流动。

要提醒的是,冬季泡温泉能促进阳气生发,但泡不好反而容易生病。现在不少温泉设置在户外,泡时热气升腾,毛孔舒张,但泡完后没有注意保暖,则寒气入体后毛孔很快收缩,着凉。另外,温泉泡太久易伤阳气,泡温泉也应讲求适度。

多用温补 少食寒凉

防寒保暖的工作都到位了,这只是做好了冬季养生的第一步。

冬季是收藏的季节,趁着这个时候多吃些温热营养的食物,可以帮你积攒一冬的阳气,故民谚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之说。只要温补养阳得当,来年就会有坚实的身体底子。

冬至之后,多吃温性食物,少食甚至远离寒凉食物,对于平衡人体阴阳、增强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

说起温补的最有名药膳,非当归生姜羊肉汤莫属,一碗暖暖的羊肉汤下肚,定会鼓动体内的阳气。此外,牛肉、红枣、桂圆等食物也是冬季温补佳品。甚至简单到一碗热热的姜汤,从寒冷的户外回来,它也能帮你驱除一身的寒气。

“当然,进补这件事中国人向来做得比较积极,随着时代变迁,进补这事除了要参照季节变化这个共性外,还要根据自身的个性做进一步判断。首先,得先判断是否有阳气虚症状。有些人,虽然穿了很多衣服,但手脚还是冷得像根冰棍,此时判断为阳虚体质是八九不离十的。这类人就应该温补。在提倡食补之外,更应注意精准调养,建议有条件时,进行中医辨证论治,运用中医药进行调养,使调养目标明确,药证相符,使机体较快地恢复正常状态;而有些人,向来大鱼大肉,湿浊内生,舌苔厚腻,从体质上,判断就是属于痰湿偏盛的人,那么虽然处于严寒的冬季,饮食还是清淡为妙。”陈志斌主任说。

补充蛋白质 提升免疫力

今冬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除了做好个人防护,还有个重要的任务是提升机体免疫力。

去年4月,张文宏教授在央视新闻节目中强调,营养对防疫特别重要。他认为,充足营养对疾病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问题关乎蛋白质在抗疫过程的重要性。

张文宏解释,上海接收了大量的输入型病例,发现年轻的、营养良好的患者不会发展到重症。留学生营养条件普遍较好,但是返回上海的各国打工人员路上吃不好、喝不好,吃的都是方便面,整体营养状况非常差,病情出现很快进展。

对于这种情况,医疗组调整了治疗策略:在病房里面正规医嘱上,写上了每天吃鸡蛋在几个以上;一定要把蛋白质调到一定水平,不然病人没有机会产生大量抗体。

因此,人体体内蛋白质高低,关系到机体的抗病能力,人体的抗病能力弱,就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

对于张文宏的说法,陈志斌也表示认同。但他同时强调,补充蛋白质同样要根据不同人群,如果每天一个鸡蛋、一杯奶,且鱼肉兼顾,蛋白质摄入充足的情况下,无需再额外添加。相反,身材瘦小,多病,体内白蛋白、球蛋白偏低人群,则要多增加蛋白质摄入,以应对当下复杂的情况。

除了补充蛋白质外,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冬季早睡晚起,对于身体抵抗力的提升同样重要。

循序渐进 动中求静

说完了吃,还得讲讲动。

有句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些人平时不怎么运动,偏偏看到这句话后,在冬天起了个大早,做抗寒运动,如果选择锻炼的方法、方式与自身的体能不相适应,那么这样做的下场就只能是没病找病。

冬季运动首先要做好保暖,早上太阳升起后再起床活动最适宜。同时要循序渐进地运动,否则就物极必反。这好比提倡冬季冷水洗脸可以防病一样,要这么做得从夏季开始坚持,逐渐过渡到冬季。如果没有先前的基础,在寒冬突然而为之,就很可能感冒。

此外,陈志斌主任建议大家还要评估自身体质是否能适应。寒性体质人群即使有前期的准备,也不适合在冬季开展冬泳等运动。

冬季运动还要注意量不宜过大,以免耗散阳气,应少动多静,静坐、散步、慢跑、八段锦都是不错的选择,使身体微微有汗。运动强度要因个人的体质而定,合适的运动,能达到调和脏腑阴阳平衡的作用,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