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孩子身上长痣,需要注意吗

□本报记者 张帅

近日较火爆的一首歌《白月光与朱砂痣》,从抖音、快手传播,到微信、微博,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歌曲之一。

每个人身上都有“痣”,有的是先天存在的,有的是后天不知不觉长出的。

对于文艺青年们来说,最不陌生的痣就是“朱砂痣”。起源于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胸口上的朱砂痣是爱情意难平。也正因如此,这种出现在身上的小红痣,被赋予了情调色彩。

而在我国传统的“面相学”里,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痣”。认为长在特定位置的痣会预示命运吉凶。

比如,长在眉间的痣,特别是朱砂色的痣,就预示着飞黄腾达、地位不低云云……

不少妈妈会发现,孩子的身上或者脸上会长痣,有些只有黑点,有些却越长越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痣有先天与后天

可见于身体的任何部位

“民间俗称的痣,医学上称为痣细胞痣,又叫做色素痣、黑素细胞痣,是起源于人体黑素细胞的良性皮肤肿瘤,是人类最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江山说,痣细胞痣根据发生时间,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可见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可以有毛发,也可以没有毛发生长,但是表面通常是光滑的。

痣细胞痣根据细胞生长位置的不同,分为交界痣、复合痣、皮内痣。根据它产生色素的多少,可以表现成黑色、褐色、棕色、蓝黑色,甚至呈现肤色。

痣通常出现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痣的大小和颜色也会发生变化。新痣通常出现在荷尔蒙水平改变的时候,比如怀孕期间,几乎所有的痣都是良性(非癌性)的,但是一个成年人的新痣比老痣更容易癌变。

痣细胞痣出现下列情况,建议手术切除

1.体积短时间内突然增大;

2.颜色短时间内变黑,或者变得深浅不一;

3.痣的表面出现出血、溃烂、肿胀变大;

4.痣出现了疼痛、瘙痒的症状;

5.痣的周围出现了小的痣,临床上称之为卫星灶。

对此,江山指出,一般情况下,医生建议手术切除的是先天性痣细胞痣;多发生在手掌、足底等容易受到摩擦刺激的痣。

儿童青少年群体出现痣恶变的情况极少,主要发生于先天性痣细胞痣和反复摩擦刺激的痣。颜面部的痣极少自行恶变,颜面部的痣主要受到反复刺激、外用药物等因素影响后容易出现变化。

有痣必须点掉?不建议!

“很多人见身上有痣,选择点痣。事实上,作为皮肤科的医生,一般是不太建议‘有痣者’去点的。”江山说,点痣的人群主要是因为影响外观,患者要求去除,必须经过专科医生判断是否会有相关风险后,再在施行点痣治疗。

然而,点痣也是有相关风险的。“点痣后,如果痣细胞痣位置较深,不容易去除干净,容易引起痣细胞痣复发,复发痣有时候会比原来的痣更大。另一个则是点痣后,去除痣的部分皮肤会遗留凹陷性的疤痕,若患者护理不当,会引起局部感染,形成疤痕。如果是在身体同一处的痣,反复进行点痣的话,会刺激到痣细胞痣,引发恶变,变成恶性黑素瘤。”江山提醒家长注意,如果孩子身上突然长出来痣,也不必惊慌,大多数都是良性的。

如果符合上诉的几种情况,加之儿童配合,是可以手术切除的。

目前,绝大多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可以做美容缝合,能够实现术后愈合伤疤更小,还可以配合点阵激光,将手术疤痕更优化。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