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鸿鹏
见习记者 苏维德
通讯员 王诗莹
春节期间,随着车流量的增多,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
大年初六下午,泉州的李女士带着四个孩子开车从安溪返回泉州途中,不幸遭遇交通事故,车上除了副驾驶座乘客,其余四人都有不同程度受伤。
当晚10点半左右,4名患者陆续送达泉州市正骨医院。
泉州市正骨医院小儿骨科主治医师黄尊贤医生介绍,经过治疗,现在四名伤者情况相对稳定,接下来将为两个骨折比较严重的小孩进行手术治疗。
发生事故后骨折要怎么处理?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没有昏迷,不论是自己还是他人,首先要想办法离开事故现场,转移到安全地带,并拨打120、110寻求救助。”本报健康大使、泉州市正骨医院小儿骨科王建嗣副主任医师介绍道。
发生车祸后首先要注意如脊柱损伤的,搬运时一定要在保护好颈部的同时进行平托搬运,不能一个搬头部,一个搬腿部,这样会加重骨折的错位,错位又会加重血管和脊髓的损伤。
如果四肢发生骨折,应进行紧急固定,防止骨折移位刺伤周围血管神经,甚至刺破皮肤。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就地找块木板、竹片或者硬纸皮,将发生骨折的部位进行适当固定。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如果一条腿骨折了,可选择和另一条腿进行邻肢固定。如果是较严重的骨折,必要时可选择把四肢和躯干进行固定。
王建嗣表示,如果出现开放性伤口大出血,要尽一切办法止血,避免失血过多导致休克。最常见的是压迫止血,尤其是对于大血管,要用衣物或干净的棉布压迫伤口、加压包扎,然后赶快转移。
四肢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经伤口暴露出来)有出血时,不能滥用绳索或电线捆扎肢体,可用宽布条、橡皮胶管在伤口的上方捆扎。捆扎不要太紧,以不出血为度,并且要隔1小时放松l~2分钟。上肢捆扎止血带应在上臂的上1/3处,以避免损伤桡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