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泉州台商区

建立特色早教基地,建设育儿志愿者队伍

□本报记者 张鸿鹏

见习记者 苏维德

通讯员 陈雪玲

泉州台商投资区计生协以幼儿园为中心,依托家庭、社区,探索0~3岁早期教育模式,开展特色0~3岁早期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优势,为补齐民生事业短板加油助力。

近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计生协共投入资金42.9万元用于实施儿童早期发展教育项目,现已创建儿童早教基地8个。2020年共举办15场科学育儿讲座,服务1769户家庭;开展10次亲子互动辅导,服务292户家庭;开展育婴员培训3场,参训人数达160人。

亲子早教进社区

让全家人互动起来

“大家好,我叫栩栩,今年3岁了……”前不久,来自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东园村的栩栩小朋友(化名)正向大家介绍着自己,脸上还带着点腼腆。

亲子早教活动在柴老师热情的《问好歌》中拉开了帷幕。首先,柴老师带领大家欣赏绘本故事,通过图案与表演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生长以及变成蝴蝶的过程,缓解孩子们紧张的心情,带动起活动氛围。

紧接着,亲子活动正式开始,小朋友们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帽子。“这样的小游戏可以锻炼小朋友的动脑和动手能力,色彩的搭配也可以刺激小朋友的视觉神经。”家长陈女士说。

手工游戏结束后,是“老狼抓小羊”游戏。有趣的游戏让小朋友们兴奋不已,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玩得很开心,户外游戏活动在一阵欢声笑语中结束。

“儿童早教工作仅靠幼儿园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泉州台商投资区湖东实验幼儿园早教负责人介绍,早教课程都是通过家长与小朋友的互动协作完成的,唱歌、自我介绍、手工制作、户外小游戏等不仅能提高小朋友的言语表达能力,还能锻炼小朋友身体平衡与反应速度,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游戏中交往。同时,在游戏中,家长也了解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丰富了育儿知识,并加强了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联系,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创新儿童早期教育模式

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

据了解,儿童早期发展工作是为了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幼有所育”、“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号召,以及贯彻落实中国计生协实施优生优育促进行动、省委“补齐民生短板”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泉州台商投资区高度重视幼儿早教工作的开展。

2018年以来,财政投入42.9万元,在辖区内建立8个儿童早期发展教育基地,完善基地管理制度,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教育基地指导作用,选派有志于从事儿童早期发展工作的人口健康助理员、儿童保健医生、基层计生协会工作者参加早期发展指导培训,建设4支善于开展科学育儿的志愿者队伍。

全区8个项目点每年开展8场以上科学育儿知识普及宣传教育活动,其中婴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亲子互动科学育儿知识4次,科学育儿知识家长普及讲座4次。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还利用早教基地教育信息软件,向家长宣传早期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将《育婴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培训教材有关内容纳入妇幼健康信息管理工作,以“健康新台商”微信公众号平台为载体,推行优生优育知识辅导服务,获取孕前保健、孕期护理、产后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等个人所需的育儿知识。同时,与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中的生育登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孕产妇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等工作信息有机衔接,实现全区儿童早期发展工作信息互联互通。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