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邀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 主任医师 陈杨伟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 医师 缪露
□本报记者 张鸿鹏 通讯员 詹文青
春节档电影《唐人街探案三》中有个关键细节,值得大家留意:男主秦风看到了女主小林杏柰(日本人)手臂上中国独有的卡介苗的针孔疤痕,于是判断她是中国出生,并顺藤摸瓜查出她的生父的身份。
为什么需要接种卡介苗?不同的人接种卡介苗,为啥卡疤的形状不同?
两种疫苗,能在胳膊上留下“功勋章”
尽管一出生就会挨很多针,但真正能留下印记的一般只有两种:一是牛痘疫苗,二是卡介苗。
牛痘疫苗,又称天花疫苗。16~18世纪,天花几乎占领了世界各地,且有超过60%全球人口遭受天花的威胁。后来,英国的外科医生琴纳发现,挤牛奶的少女被患牛痘的母牛传染了牛痘后,而不会染上天花。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终于发明了“种痘术”,接种的人只需要出少量的痘,就可以获得免疫,避免变成“大麻子”。
到了198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终于宣布,人类已经根除了天花病毒。我国也在1981年3月由卫生部发出通知,决定取消在全国范围内接种牛痘。
所以,大多数80后、90后、00后是没有接种过牛痘疫苗的,胳膊上的疤痕也不是种牛痘留下来的,而是卡介苗留下的。
为何要接种卡介苗?
目前,结核病仍是危害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肺结核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传播途径容易实现,如有传染源存在,处理不及时极易造成传播和流行。
卡介苗作为“出生第一针”,主要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对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型肺结核有预防作用。它属于免疫规划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程序规定要给儿童接种的疫苗,免费接种。
为何有些卡疤是“圆形花”,有些是“井”字?
卡介苗接种方法主要有三种:
1.皮内注射。这是最常见的接种方法,在左上臂三角肌下端外缘注射疫苗,疫苗中的减毒细菌会引起局部化脓,等脓疱褪去,形成圆形疤痕。
2.皮上划痕法。在左上臂三角肌下端外缘,用酒精消毒皮肤,待干后,滴2~3滴摇匀的菌苗液,用消毒的针划一“井”字,各长1~1.5cm,间隙0.5cm,出现红痕后涂匀菌苗,使其渗入皮内。等到伤口破溃结痂后,会形成“井”字疤痕。
3.口服法。只限于出生后2个月以内的婴儿,并不多见。这3种方法中,皮内注射法和口服法转阳率较高,免疫效果较好,而皮上划痕法转阳率较低。
没有疤痕,还需要再打一针吗?
研究表明,有大约10%的免疫成功的人,胳膊上没有卡疤,并且卡疤的大小也不能作为免疫反应强弱的标志。而且,根据咱们国家规定,接种卡介苗后没有卡疤,也不需要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