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颖 通 讯 员 陈钰涛
出汗,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异常多汗却是痛苦。还没写字,纸先湿了;还没脱鞋,脚臭先闻到;本是甜蜜牵手的重头戏,可手却在滴汗,令人尴尬!
这是医学上的“多汗症”。
由于这些显露部位的异常多汗,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情绪、社交、择业甚至婚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主动求医的患者越来越多。
多汗症也属于疼痛范畴
今年30多岁的张先生从小手汗就如雨一样滴答下落,为了不弄湿作业纸,张先生打小练就了悬腕写作业的“本领”。不仅是手,张先生的脚汗也很严重,常年脚臭不可闻,晚上脚汗甚至多到能把被褥弄湿。
前年,张先生在一家医院的外科经交感神经切断治疗后,双手的出汗情况有了一些好转,但脚上的出汗问题仍旧严重。前不久,他经友人介绍来到省立医院疼痛科住院治疗。
疼痛科不是主要看疼痛的么?真的能治疗多汗症吗?
疼痛科刘荣国主任医师告诉他,国际疼痛学会对“疼痛”的新定义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或与此相似的经历。根据这个新定义,多汗症带来的痛苦体验也是疼痛科的拓展治疗范围。
治疗伤口仅针眼大小
射频热凝和其他科的治疗方式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呢?
据王帅主治医师介绍,以往主要的治疗方法为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由于交感神经链解剖结构位置深,早期只能在全麻下实施手术完成。由于这种治疗方式组织创伤大,有人提出通过体外注射药物破坏交感神经链的方式来治疗。虽然创伤减小了,但体外穿刺很难准确达到预想的神经节段,疗效并不肯定。
近年来,疼痛科采用在CT引导下的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技术,伤口只有针眼大小,且仅需局麻。
由于手汗症治疗后容易反复发作,射频热凝这个微创、精准、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给多汗症患者提供了很好的选择。
经过治疗,张先生足部兴奋的交感神经很快被抑制住,术后第一天,他的足部汗液消失,睡觉时被窝再也不会湿漉漉了。
40岁后或可自愈
目前,手汗症的发病原因还尚未明晰,一般认为与遗传有关,在40岁之后有可能自愈。
有手汗症的患者,一经发现,如果不是很严重,对生活影响不大,可无需治疗。若对生活、学习、工作、社交造成非常大影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同时要注意戒烟限酒。一般经过治疗后,症状会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