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健康报》发表福建省卫健委党组书记黄如欣署名文章《福建:“架梁立柱”转向“精耕细作”》。
文章如下:
总体而言,从单项改革到医改整体部署,福建省在强调顶层设计的同时更下大力气抓落实,以较少的医疗资源获得了较优的健康绩效,尤其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经受住了考验,取得了积极成果,福建医改也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但改革永无止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相比,全省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要求我们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医改再上新台阶。
医改从“治混乱、堵浪费,立制度、建机制”的阶段,迈入“强公卫、大健康”的新阶段。
在适应新形势上,“十四五”时期,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迎来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发展任务的重大调整。福建省医疗卫生资源将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与中高速增长并进,处于转换发展动力、优化资源结构、转变服务模式的攻关期;深化医改也将由“架梁立柱”转向“精耕细作”,从“治混乱、堵浪费,立制度、建机制”的阶段,逐步迈入“强公卫、大健康”的新阶段。
在抓住新机遇上,一方面,要抓住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福建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历史机遇。福建省将针对优质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加大对卫生健康事业的投入力度,将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转化为民生健康福祉。
另一方面,要抓住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契机。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生命至上、健康优先”理念已逐步成为全社会共识,各级党委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高度重视。福建省将发挥疾控改革先行优势,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积极推动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十三五”的努力,福建省GDP总量与人均GDP位居全国前列,也将为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条件。
在展现新作为上,作为全国首批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福建将在巩固原有改革成果基础上,聚焦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的更高需求和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深化“三医联动”改革,进一步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分级诊疗、全民医保、药品耗材供应、综合监管等制度,大力发展健康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力争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在发挥新作用上,我们将牢牢把握卫生健康工作的政治属性和业务属性,推动党建与业务相互促进、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切实从政治高度谋划和推进医改,确保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政策、重点任务、重要工作在福建落地见效,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福建篇章提供有力健康保障。
把握好医改各项政策的内在逻辑,切实将改革红利转化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改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深化医改关键在于破解制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下一阶段,福建省将立足实际,力求在深化拓展公共卫生领域改革、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巩固扩大“三医联动”改革成果等重点改革上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增强医疗、医保、医药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把握好医改各项政策的内在逻辑,切实将改革红利转化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