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坤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的重心,年轻父母特别注意孩子营养方面的情况,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规律饮食、不挑食等良好膳食习惯,从孩子第一口辅食开始,就坚持少盐、少糖、少油,让孩子从小就习惯清淡的口味。
2~5岁:饮食习惯从娃娃抓起
2~5岁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
在营养需求上,2~5岁年龄段的幼儿要注意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应达总蛋白质摄入量的1/3~1/2。精细粮食提供的碳水化合物应占总量 1/2,粗粮不能超过1/6,同时每天还应该摄入300~400毫升的奶。
食物应合理烹调,易于消化,少调料、少油炸。从烹饪手法上来说,建议多采用蒸煮炖煨等方式,不需要过多添加额外的调味剂,3岁以下的孩子甚至可以少用或不用添加盐和糖,尽量让孩子们接受食物天然的味道,同时养成食物多样化的饮食结构的习惯。
正确选择零食,避免含糖饮料和高脂肪的油煎油炸食品。
此外,建议亲子共同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增进孩子对食物的认知与喜爱。
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规律就餐、自主进食不挑食的饮食习惯。
6~9岁:注意营养搭配
6~9岁的孩子每天有更多时间在幼儿园和学校度过,家长要特别注意保持从幼儿时期给孩子养成的好习惯。
这个阶段,家长可带着孩子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孩子上学后能量消耗较大,家长就要特别注意家庭餐桌上的营养搭配。
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
10~14岁:小小少年健康成长
10~14岁的孩子,是脱离儿童时期进入青春期的时段。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有很明显的变化。孩子们在学校学习、锻炼,体力脑力消耗都不小,对于能量和各种微量元素的需求相对高于成年人,充足的营养是学龄儿童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乃至一生健康的保障,因此,更需要强调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除了能量外,在蛋白质的需求上,10岁的孩子已经基本接近成年人的需求量,14岁时需求量高于成人。
这个年龄段孩子在微量元素上要特别注意钙的摄入。11岁的时候应该达到每天摄入1200毫克钙,14 岁的时候应该达到每天摄入1000毫克钙,同时还要有充足的户外运动和维生素D的补充,保证孩子生长发育。
另外,这个阶段的女孩将会进入生理期,要特别注意铁元素的补充,11岁的女孩每天需要18毫克铁元素,男孩只需要15毫克。所以女孩们要适当增加红肉的摄入,如牛肉、猪肉、羊肉,还有动物肝脏的摄入。一些想要控制体重的女孩不要拒绝红肉,因为红肉摄入不足导致贫血,反而容易引起肥胖。
孩子处于这个年龄段,家长要注重三餐食材的搭配,保证孩子一整天的食物多样性,以及盐、糖和油的摄入,尽量避免摄入油炸食品,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