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件事让林女士非常尴尬:丈夫好不容易有时间陪自己逛街买衣服,还帮忙挑了一件裙子,没承想导购员来一句“您儿子真有眼光”。林女士只能尴尬地笑笑,瞬间试衣的兴致都没了。
平时,林女士也没少在保养上下功夫:几千元的精华液、眼霜,代购买的贵妇面霜,网络主播推荐的美容仪,一样都没落下,可皮肤还是一天天变得松弛,眼角的鱼尾纹用再多粉底液都遮盖不住,乳房也下垂了,肚子上的“游泳圈”怎么都下不去。而丈夫跟年轻时相比,好像差别并不大。虽然明白人人都会老,但自己明明还不到50岁,为什么就比同龄的丈夫显老呢?
除此之外,林女士还经常感到心情烦闷,潮热出汗,例假也不准时了。经过打听,近日,她来到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更年期保健特色专科咨询。
女性衰老的“元凶”:
卵巢功能衰竭
首批国家更年期保健特色专科于2019年落户省妇幼保健院。更年期保健特色专科陈秀娟主任解释,男性的性腺衰竭时间相比于女性要慢,因为性腺衰竭的时间迟,身体机能衰老的时间相应也推后。而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功能就进入不可逆的衰竭,维持女性“魅力”的雌激素水平也随之下降。
雌激素是主要的女性荷尔蒙,可以使皮肤保持水分,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使皮肤柔嫩、细致,富含胶原蛋白。雌激素水平高的女性,往往拥有更高的颜值。它还会使乳腺发育,产生乳房、乳晕,并将脂肪选择性地集中在乳房、大腿、臀部,以此让女性的身材优美且有曲线。而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随着雌激素的下降,脸上的皮肤会松弛,黄褐斑、鱼尾纹接踵而至,乳房及臀部也跟着下垂,突然就会觉得老得特别快了。
实际上,除了容貌的衰老,体内雌激素缺乏,还可以引起一系列更年期症状。
更年期症状多样
或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
从卵巢开始出现衰退迹象到绝经的这段时间,我们就称之为更年期,是女性生命周期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卵巢功能衰竭,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泌尿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有些人可能为脾气暴躁、潮热盗汗;有些人可能难以入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还有些人可能有反复尿频、尿急、性交痛、外阴阴道不舒服等一系列更年期症状。
且随着绝经时间的推移,远期还会出现组织萎缩退化和代谢功能紊乱,如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老年痴呆症等。因此,女性应重视更年期雌激素缺乏问题,让“衰老”来得慢一些,让中老年生活更有质量。
如何让“衰老”来得慢一些?
一、合理饮食
妇女进入更年期,应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总热量的摄入应较年轻妇女减少。饮食特点应为低热量、低脂肪、低盐、低糖。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适当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如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C等。
二、规律运动
适宜的运动有益健康,更年期妇女锻炼的最佳方式为每周至少3次,30min/次,强度达中等。中等强度的运动心率一般应达到150次/min。
三、体重管理
更年期妇女正常的体重指数应保持18.5~23.9 kg/m^2。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肥胖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显著的影响。
四、睡眠
更年期妇女需要7~8h/d睡眠时间,午睡为15~20min。对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的失眠妇女,应首先排除此年龄组中影响睡眠的常见疾病,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五、限酒戒烟
吸烟可影响肺功能,还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更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增加冠心病、脑卒中风险。吸烟对女性的影响还包括使绝经提前或月经周期改变。
酒可促进血液循环,可能有利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预防。饮酒要限量,45~59岁中老年人,酒精摄入量应掌握在5~10g/d为宜。
六、激素补充治疗
因性激素缺乏所引起的一切临床症状或疾病,且没有禁忌症,均可选择使用性激素补充治疗。包括月经紊乱、各种原因导致的闭经、潮热、出汗、关节和肌肉痛,情绪波动、睡眠障碍、阴道干燥等。
已有充分证据证明性激素补充可以有效预防绝经或继发性闭经引起的骨丢失,还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血清胆固醇水平、血糖代谢和血压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临床提倡使用天然制剂。剂型有口服、经皮肤、经阴道、注射等剂型。使用何种药物及何种方法,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