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颖
春季万物萌发,一些市民不常食用的野菜也到了生长旺盛的季节。在一些超市和农贸市场,香椿、蕨菜、马齿苋、荠菜等野菜也被摆到了菜摊的显眼位置。
春季野菜该怎么吃?一起来看看福建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主任委员、福州市中医院原院长黄秋云和南平市人民医院主管营养师陈繁的推荐吧!
香椿
香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花青素和膳食纤维、矿物质。其浓郁的香气尤其诱人食欲。
采摘下来的香椿嫩芽可以做香椿鸡蛋饼、香椿拌豆腐。
如果是市场买来的香椿,可能放置时间较久,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直接食用,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需要沸水焯烫1分钟以上,可去除绝大多数亚硝酸盐,可放心食用。
此外,过敏体质者或者体弱者,应少吃或不吃香椿,避免引起过敏症状。
蕨菜
蕨菜是蕨类植物,号称“山珍之王”。春天采摘嫩芽,凉拌,或者加入腊肉、春笋炒食,十分爽口。
生蕨菜中有一种致癌成分——原蕨苷,但不代表吃了就致癌。如果确实喜欢它的味道,偶尔吃几次尝尝鲜,所带来的风险也小到可以忽略。原蕨苷在滚烫的沸水中,致癌可能会大幅度下降。
荠菜
荠菜中胡萝卜素、维生素B_2、钾和钙含量较高,不适合烹炒,却是做饺子陷、馄饨陷的首选,特别和猪肉搭配口感更好。
荠菜较为寒凉,食用时可加点生姜。
桑叶
桑叶不仅是蚕的美食,新嫩的桑叶也可以采摘下来,烘焙后制成桑叶茶,泡水饮用别有一番风味。如果觉得步骤繁琐,嫩叶也可以洗净后煎蛋食用。
艾草
不仅可以灸、泡脚,也可以食用。做成艾粿,或煎蛋,适量食用,可以助阳气生发。
鼠曲草
清明前后,是鼠曲草生长旺季,从中药药性上来看,鼠曲草对肺部疾病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鼠曲草是做清明粿的原材料,此外,也可以加点面粉揉成面团,做成煎饼食用。
紫背天葵
紫背天葵一般是食用嫩梢,其叶片润滑、茎部爽口,具有补血,消炎,治疗经痛、血气亏、支气管炎等功效。
紫背天葵通常焯食,拌入腐乳、沙茶酱等佐料,则独具风味。
食用野菜不可贪多
黄秋云表示,野菜具有一些保健功效,不过吃的时候不能贪多。和家常蔬菜相比,野菜相当于未被“驯化”的蔬菜。它们大多是草药,有药、食两种功效。它们的性味大都有偏性,所以我们的食谱中,野菜并没有被纳入蔬菜范畴。
如果偶尔换换口味,用来降降火,可以适量吃一些野菜。但若将其当作普通蔬菜经常吃,哪怕是正常体质的人也不适宜,而脾胃虚寒人群更要慎食。
“在食用野菜前,一定要注意清洗干净,避免有毒的杂草混杂其中。洗完后可用淡盐水浸泡一小时以上,可有效除菌除虫。很多野菜煮之前都要焯水食用,这样不仅能去除有害物质,还能去除苦味、怪味,让口感更好。”陈繁说。
要提醒的是,不少民众外出踏青时喜欢自己采摘野菜,但有不少野菜和有毒植物长相相似,如果误认误吃,轻则上吐下泻,重则危害生命。所以想吃野菜,最好还是从正规渠道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