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烤肉奶茶=欢乐 熬夜憋尿=开心?

这些常见事 伤害你的肾

□本报记者 刘伟芳

据报道,中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也就意味着,每10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不同程度的慢性肾脏病,是继肿瘤、心血管、糖尿病之后患病率排第四位的疾病,而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仅为12.5%,如诊治不当或不及时,常常导致尿毒症,被人们称为“沉默的杀手”。

而肾病的高发,与人们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魏丽芳副主任医师提醒,日常中六大生活习惯最伤肾——

滥用药物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很多药物的代谢产物都要通过肾脏排泄到体外。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容易导致药物的慢性蓄积,使肾脏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最常见的有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去痛片、扑热息痛)、抗生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利福平)、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草药(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等,可能会引起急性肾损伤。

魏丽芳就曾接诊过长期头痛,自行服镇痛药,结果导致急性肾衰的案例。因此药物应尽量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严禁乱吃药,更要减少所谓“保健品”的使用。

胡吃海喝

外卖、烧烤、火锅、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是不是特别幸福?然而,这些喜好让我们过足了“口瘾”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尿酸等代谢产物,加重肾脏排泄负担,不知不觉间伤害了肾脏。

而且过剩的营养会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等容易找上门。

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胡吃海喝。控制好体重,有利于帮助预防糖尿病、心脏病和其他与慢性肾脏病相关的疾病。

经常憋尿

现在人工作繁忙,冗长的会议、长途开车、个人的懒惰都导致憋尿。

但长期的憋尿习惯会导致尿在膀胱里存留太久而繁殖大量细菌,甚至可能经输尿管上行感染肾脏,如果反复感染加上治疗不当,可能形成慢性炎症,造成往后频繁发病、难以治愈。

因此建议要注意勤排尿,携带走尿液中的废物和毒素,多喝水,稀释尿液,不给尿液滋生病菌提供机会。临床上常见的肾结石、肾积水等都与长时间不喝水密切相关。

口味太重

现在人吃的口味越来越重,重盐、重辣。殊不知,身体中每天95%的盐分是通过肾脏代谢,口味重、吃得咸,会使血压升高、肾脏负担加重,肾脏血液不能维持正常流量,从而诱发肾病。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正常人群每天摄入的盐量不超过6克。

把饮料当水喝

很多年轻人喜爱喝饮料而不爱喝水,甚至把饮料当成水来喝。但这是非常伤肾的。

为了保证良好的口感,大部分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多项研究表明,果糖具有潜在诱发尿酸分泌的作用,增加肾脏负担。

此外,饮料中的糖、磷酸盐、咖啡因等成分都会促进钙排出,一旦尿液中的钙含量过多,就会形成结石,伤害肾脏。此外,运动饮料中含有额外的电解质与盐分,有慢性肾病的人,则需小心这类饮料。

劳累熬夜

最新研究表明,如果长时间缺乏连续性睡眠,会影响肾脏的休息,会影响肾脏的正常运转,导致毒素排出不畅继而损伤肾脏,特别是女性。劳动强度较大的人群容易身体疲劳,脑力劳动者长期精神紧张、久坐不动等,时间久了,肾脏的功能就会减退。

过度运动

适宜运动有利身体健康,但运动过度可能导致横纹肌细胞被破坏,之后细胞内的蛋白质、肌红蛋白等释放到血液中,然后出现在尿中,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代谢紊乱等。

如何揪出早期慢性肾病?

魏丽芳提醒,慢性肾病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特殊的临床表现,病情进展缓慢,容易被忽视。若出现眼睑浮肿、颜面苍白、精神不振、疲劳、乏力、排尿异常、尿液中有泡沫、尿液颜色加深等现象,应尽快行尿常规、肾功能、血糖、肾脏B超、测血压等检查,尽早发现肾脏病的一些蛛丝马迹。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