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敏
通讯员 丁钟应
清明节前夕,茶叶进入采摘期。来到福鼎市点头镇,放眼望去,满山茶树苍翠欲滴,一片片嫩芽展露枝头。计生母亲们巧手上下翻飞,忙碌着采下片片茶叶,收获着春的喜悦。
作为福鼎白茶的发源地,点头镇现有白茶生产厂家270多家,全镇80%的人口生计都跟种茶、制茶、售茶有关。结合当地产业特点,点头镇计生协会“幸福工程”项目重点倾斜支持茶产业,通过创品牌促增收,助力该镇计生母亲脱贫致富、开创美好生活。
翁溪村计生母亲方美玲,其丈夫因在茶厂做工,不慎将手指卷入机器,因而无法再去厂里上班,之后就靠她自己日复一日地搓茶针和儿子在外经营茶叶店维持,但生意十分冷清。为改变这种状况,方美玲决定在自家开个茶叶店。但是资金从哪里来呢?这让原本并不富裕的方美玲犯了难。
2019年,镇村计生协会干部了解到方美玲的情况后,主动上门帮助解决资金缺口问题,给予幸福工程资金帮扶,并积极帮她联系业务所需的手续,还多次到她家里了解茶叶店经营情况,鼓励其参加茶艺等技术学习。经过计生协会和方美玲本人的不懈努力,方美玲学会了各种泡茶手艺和精制茶饼工艺。现在的她已经把自己的手艺教给自己的媳妇,夫妻二人安心在老家专心生产白茶,晚上回店里享受儿孙之乐。“在我们家庭最困难、最需要帮忙的时候,是‘幸福工程’给予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更有信心去面对,现在生意和生活慢慢变好,白茶生意就让孩子们去接手,我做他们最坚强的后盾。”方美玲说道。目前她家的茶叶店,都是自家茶园采摘生产的,质量过关,受到市场广泛认可和接受,生意日益红火。如今,这位“幸福工程”受助母亲已经成为该村经营白茶生意的能手了。
观洋村的计生母亲吴红妹,前些年在天津的茶城里打工,对福鼎白茶十分熟悉的她觉得经营一家属于自己的茶叶店是个十分有前景的项目。因此,2014年,吴红妹辞掉了天津的工作返回了点头镇。那时候的吴红妹才二十出头,身上并没有多少存款,苦于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开店,后经人介绍,了解到镇计生协会有支持贫困母亲发展项目的“幸福工程”帮扶资金,她立即通过村计生协向镇里申请了3万元帮扶资金,解决了燃眉之急。
属于吴红妹自己的茶叶店顺利开张,凭借计生协会的支持帮助以及她多年茶城打工的经验和累积的客户,吴红妹的白茶生意顺利地打开了销路。2017年,在吴红妹第二次申请“幸福工程”的资金帮扶后,她的年营业额就达到了几十万元。为了更好地经营茶叶生意,她选择了与亲戚合开茶厂扩大店面,这次合作给她带来了绝佳机遇,借助福鼎白茶这些年的迅猛发展,短短的几年,她的茶店年营业额从几十万元扩大至现在的几百万元。现如今,90后吴红妹已是一家年营业额高达百万元的茶店合伙人了。提及“幸福工程”,吴红妹满脸洋溢着笑容:“是‘幸福工程’让我走上致富路,真的非常感谢。”
在点头镇,像吴红妹、方美玲这样的幸福“白茶母亲”还有很多很多。据统计,自“幸福工程”项目在点头镇开展以来,先后共投入“幸福工程”项目资金321万元,帮扶120户计生困难母亲发展白茶的种植与生产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进了乡村振兴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