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产检都正常,为何还生下畸形宝宝?

□本报记者 林颖

随着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胎儿畸形可被超声所发现。

不久前,赵女士生下了一个畸形宝宝。在孕检时,每次检查医生都说一切正常,没有发现胎儿的异常。可孩子出生之后,医生却告诉她孩子手脚畸形:宝宝有六根手指。

超声筛查仅可发现60%~70%的结构异常

在不少准妈妈看来,彩超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将来生个健康宝宝是毋庸置疑的。

可事实并非如此。

大家所谓的“大排畸”超声检查,是指在怀孕20~24周进行的胎儿重大结构畸形排查,这个时段胎儿各系统结构大部分发育成熟,胎儿大小也适宜超声检查。

只不过“大排畸”的结果正常,只是说明这一阶段的胎儿发育是正常的,不代表整个孕期都完全正常。

据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刘敏主任介绍,胎儿结构是一个逐渐形成和动态发育的过程,畸形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些缺陷都是无法查到的。另外,胎儿在生长成熟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外界和母体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疾病。所以孕期除了“大排畸”外,还要有“小排畸”等超声检查动态发现可能出现的畸形。

目前的超声筛查也仅可发现60%~70%的结构异常。即使使用最好的仪嚣,最优秀的医生也不可能100%筛查出胎儿畸形,这也是科学技术的局限性所在。

被误解的四维彩超

近些年,四维彩超被一些医疗机构炒得火热,不少孕妇也因此认为四维彩超对胎儿的畸形排查会更细致、更具体,甚至出现了非四维彩超不选的情况。

四维并非“高级”的代名词。“二维、三维、四维超声的区别在于二维是一个平面图像,三维是将二维超声的许多断层图像,通过计算机重建成一个立体的图像,四维超声是在三维超声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时间轴,使立体的图像变成动态图。”刘敏说。

现在的高档彩超都具备有三维、四维的功能,二维超声是基础,只有好的二维图像才能有好的三维、四维图像。

按照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的临床指南要求,二维彩超是作为孕中期大畸形筛查的常规推荐,只有在二维超声发现异常的情况下,才用三维或四维超声检查获得更多诊断信息,提高诊断准确性。

在刘敏主任看来,“让有资质的超声医生,按照3级产前超声检查(许多孕妈妈误以为是三维彩超)的规范来操作才是最重要的。而非一些准妈妈想象的那样,用三维、四维彩超检查给胎儿拍‘写真’”。

哪些畸形超声查不出?

由于超声的局限性,对于没有结构改变的功能性疾病,如代谢性的疾病、脑疾病(脑瘫等)、耳聋、视力方面的问题,超声并不能检测到。还有约60%的染色体疾病在超声检查下也是表现不出来的,只能通过血清学或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

其次对于有结构性改变的疾病,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检出率也是不同的,如胎儿唇红裂、唇腭裂、手指或足趾的畸形等,超声就不易检测到。

刘敏强调,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畸形可以在出生后得以手术纠正,如果在孕期或胎儿出生后发现畸形,也不要轻言放弃。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