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呵护孩子眼健康,共享美好新“视”界 近视防控进社区,您身边的家庭眼科医生来了!

↑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朱益华教授,授予眼睛知道眼科诊所“公益筛查服务点”近视防控公益基地的称号

↑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朱益华教授,授予眼睛知道眼科诊所“福建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联盟”副会长单位的称号

↑共青团福建省委志工部部长张忠亮,授予眼睛知道眼科诊所福建省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 走进基层”服务实践基地的称号

↑福建省医务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黄国林,授予眼睛知道眼科诊所“光明天使基金”定点补助机构的称号

↑拓普康中国区总经理杨林华,授予眼睛知道眼科诊所“TOPCON·5G智慧眼科诊所”示范基地的称号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到6亿,青少年近视率更是高居世界第一,其中初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 70%,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这催生了对眼科门诊的巨量需求。

6月13日上午,福建省近视防控联盟“公益筛查服务点”(基地编号:FJ007),“光明天使基金”授牌暨“走进社区 走进基层”志愿服务基地揭牌仪式在厦门眼睛知道眼科诊所隆重举行,我省近视防控联盟志愿服务再添新军。

共青团福建省委志工部部长张忠亮,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省医务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黄国林,省卫健委疾控处三级调研员吴文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朱益华,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主任、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胜,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市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庄静宜,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眼科主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熊永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主任、厦门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业委员会委员谢婷玉,眼睛知道眼科诊所负责人马小婉等出席当天仪式。

积极推进医防融合,实施综合干预

活动现场,朱益华主任表示,近视进展管理是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离不开政府、学校、医疗机构和家庭的持续参与。家长对近视防控重视度不高、认知不全是近视防控工作的一大盲点。不理解“近视可防、可控、不可逆”,在孩子近视前缺乏预防意识,因而对近视控制和近视矫正又存在误区,未来仍需不断通过深度科普内容结构,努力缩小盲点,使得家长能将科学防控知识运用起来,真正达到防控近视。

定期进行视力监测,建立动态视力屈光发育档案,开展分级防治,尤为重要。他提醒,对于筛检出可疑屈光异常者,应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复查与确诊。确诊近视后,不听谣、不信谣,遵从医嘱科学控制,采用科学措施延缓近视发展,避免成为高度近视。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机制,从点到面推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实施近视综合干预。

设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公益筛查服务点

帮助更多孩子视筛建档,服务社区

眼睛知道眼科诊所设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公益筛查服务点也在当天揭牌投用,未来将定期为辖区内婴幼儿、中小学生进行眼视力管理及筛查建档;并组织专家开展眼保健科普讲座,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的用眼习惯,配合学校和家长做好引导工作;积极动员开展有益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诊所在倡导优化近视防控科普结构的同时,推动落实视力筛查的标准化,纳入更多客观性指标,从而降低漏筛、少筛、错筛率,提高近视防控工作效率,迈出改善儿童青少年视力问题的重要一步。

同时,加快精准近视防控体系的建立,提升包含检查/验配/干预/追踪的完整诊疗流程质量,让有治疗需求的家庭获得更精准高质的服务。

科技赋能医疗,智慧护航光明

值得一提的是,6月13日当天,来自福建和上海的百余名眼科专家学者齐聚鹭岛,召开“5G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暨近视防控经验分享会”。

会议上半程由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刘祖国和厦门中山医院眼科主任谢婷玉联合主持。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朱益华为会议致辞。

省卫健委疾控处三级调研员吴文先对近视防控最新政策首先进行了解读,他表示青少年近视防控是一个关系民族健康的问题,也是一个民心工程,呼吁各位专家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应对。

论坛上,专家们围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新技术这一话题进行了分享交流。

(张帅 安琳 乔迈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