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忠波
2020年4月27日起,我省执行第一批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结果,13个品种平均降幅达66.39%,最高降幅达86.28%。整个采购周期共节约医疗费用5.79亿元。
2021年6月21日起,我省执行第二批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结果,33个品种平均降幅达51.22%,最高降幅达87.09%。预计一年可节约医疗费用约7.09亿元。
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一、什么是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我省作为医改试点省份,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扩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范围,属于采购金额较大、竞争充分、临床使用成熟的药品,由省医保局、卫健委、药监局共同组织专家通过遴选选择部分品种开展集中带量采购。
本次集采35个品种中33个采购成功,与同产品目前全国最低采购价相比,中选产品平均降幅达51.22%,最高降幅达87.09%,预计一年可节约医疗费用约7.09亿元。
二、为什么集中带量采购能够大幅降低药品价格?
一是带量采购、招采合一,给了药品生产企业确定的采购预期,可以大幅压缩流通环节费用;二是规模效应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三是及时还款降低了企业资金成本;四是通过公平竞争来促进降价。
三、药品降价力度这么大,质量有保证吗?
有些药品价格长期存在虚高水分,流通环节费用占了价格中的相当部分,这就是集中带量采购降价的主要空间。集中带量采购产生的降幅主要挤的是药品终端销售价格中流通环节的水分,降的不是必要的成本、必要的投入,原则上不影响企业的制造成本和合理利润。因此,降价显然不会降低产品质量。
四、中选药品和非中选药品的医保报销有什么区别?
纳入本次集中带量采购品种按照是否中选、竞价分组及医保属性分类制定医保支付标准。
五、哪些医疗机构参加本次集采?
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含在闽部队、武警医疗机构、部队药材供应站)全部参加,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可在进一步完善药品进销存管理、确保药品货款及时结算的基础上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