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打鼾、呼吸暂停!是否需要睡眠监测仪?

□本报记者 张鸿鹏

戴着睡眠监测仪睡一夜

今年40岁的刘先生回忆,5月的一天晚上,他在睡梦中反复被憋醒,于是起身到小区里跑步,心想:“跑累了,就可以好睡些了吧。”

跑完步后,刘先生感觉肚子饿,就煮了一碗泡面。可没想到,就在煮泡面的那几分钟时间里,他竟然睡着了。

当他再次因为呼吸暂停惊醒时,不慎碰翻泡面,手被烫伤,还磕破了头。

刘先生急忙前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海院区急诊科就诊,额头伤口缝了3针。

原来,刘先生反复打鼾已有十余年了,晚上睡觉时经常被憋醒。考虑刘先生可能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急诊科医生将他转入了睡眠医学中心。

当晚,在睡眠医学中心,接诊的樊冀闽医生为刘先生做了多导睡眠监测,这是一种诊断睡眠打鼾(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最重要的检查,通俗地说,就是戴着睡眠监测仪睡一夜。

“7个小时里,他呼吸暂停了600多次。”樊冀闽介绍,睡眠监测结果显示,刘先生呼吸紊乱指数96次/小时,最低血氧饱和度仅为38%,平均血氧饱和度也只有65%。而正常人的呼吸紊乱指数小于5次/小时,平均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经过一个月的呼吸机治疗,刘先生的症状有所好转,不仅可以平卧休息,日间嗜睡减少,白天的精神也好了。

重度肥胖引发呼吸暂停或致猝死

樊冀闽解释,人在睡觉时,神经会放松,舌体会稍微下垂。如果鼻腔、咽腔狭窄,舌体比较肥厚,则会造成气道变窄。人体呼吸的时候,气流通过狭窄的气道会产生激烈的震动,而震动产生的声音,就是鼾声。

体型肥胖人士在睡眠中出现呼吸间歇性暂停,会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诱发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如果在夜间发生呼吸暂停时间超过2分钟,猝死率很高。

目前,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减重、口腔矫形器、呼吸机、手术治疗等,其中呼吸机治疗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且副作用较小的方法。

这些情况出现,建议到医院做监测

作为家人,发现床伴打鼾是否越来越严重,开始出现憋醒的表现——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常常打鼾音量大,十分响亮;鼾声不规则,时而间断,此时为呼吸暂停。

犯困,白天也困,随时可入睡,开会时入睡,工作时入睡,相互交谈时入睡,进食时入睡,甚至开车时也可入睡。

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还伴有夜间多尿、遗尿、头痛、急躁、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也有人会惊醒或失眠。还有一部分人是以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并发症为首发表现的。而这部分人常比较肥胖,脖子粗短,有些有颌骨畸形等。

小贴士

省内开设睡眠(鼾症)门诊的医院有:

福建省立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省老年医院

省级机关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厦门仙岳医院

漳州市中医院

龙岩市第一医院

宁德市康复医院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