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肩袖损伤常被认为“肩周炎”

过了60岁,加强肩部肌肉力量训练

□本报记者 陈坤 通讯员 胡德庆

很多人听说肩袖损伤,都以为要动大手术,实际上,肩袖损伤是可治可防的常见病。

医生发现,肩袖损伤常被误认为肩周炎,从而延误治疗。

“康复锻炼”致巨大肩袖撕裂

60多岁的杨女士慢性肩痛1年余,1个月前出现右肩无力,无法外展上举等情况,在外院考虑肩周炎,予以外贴膏药及爬墙、大摆锤等康复锻炼,疼痛日益加重,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检查。

关节外科主任医师陈鹏说,杨女士患有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欠佳,肩袖退变较为严重。她又误以为慢性肩痛只是小事,再加上医生认识不到位,误以为是肩周炎,给出了不正确的康复锻炼建议,加重病情发展。

关节外科陈鹏医生团队为杨女士进行手术治疗——“肩关节镜下右肩关节探查清理+巨大肩袖撕裂缝合修补+肩峰成形术”。杨女士恢复良好,双肩已可外展上举。

为何会出现肩袖损伤?

陈鹏医生介绍,退变和创伤是主要的致病因素。有研究报道,肩袖损伤的发病率为23.1%~49.4%。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40岁以下4%,40~60岁28%,60岁以上54%。

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部分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没有明显功能受限,容易漏诊;不同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也不一样,大部分患者存在严重的肩痛,夜间痛明显,日常生活难以自理;部分患者表现为活动受限,即患臂无法上举或上举无力,上举过程疼痛加剧,主动活动受限,但是被动活动受限不明显,可以与肩周炎相区别。

手术:1厘米切口

目前,肩袖损伤手术以肩关节镜全镜下肩袖修复为主,手术创伤小,仅需1厘米切口。手术治疗需密切配合相对应的康复训练,术后护理指导要求相对高。

老人应加强肩部肌肉力量训练

陈鹏医生提醒,肩袖损伤是一种在退行性病变基础上受伤形成的病理变化。

高发人群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肩部肌肉力量训练,保持肌腱的韧性;2.运动前最好进行5~10分钟的充分热身运动;3.做新的肩关节运动项目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医务人员;4.不要抬举太重的物体,尤其避免过顶动作;5.不要接高空坠物;6.避免发生肢体碰撞或跌倒等动作。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