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天玑”完成首例脊柱创新术

徐杰教授进行显微镜下ALDF手术

“天玑”机器人

□本报记者 林颖

医疗机器人,很多人都知道“达芬奇”,以后,您还要再记一个,它叫“天玑”。

“天玑”是全球唯一骨全科机器人,是纯正中国制造!

“达芬奇”专攻软组织,“天玑”专攻硬组织,这也意味着,机器人手术已经能“软硬兼施”了。

人机配合

近日,省立医院手术室上演了一场精彩的人机配合脊柱手术。手术中配合的这个“小家伙”挥舞着灵活的机械臂,正在精准定位椎间盘位置。它就是刚刚落户省立医院的骨科智能机器人——“天玑”。

手术台上的患者老陈今年63岁,10年前他做过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最近因为反复腰痛来到省立医院看诊。

该院副院长、骨科专家徐杰教授发现,老陈是之前手术部位邻椎发生病变。徐杰教授决定采用侧方入路手术,可以在不影响既往手术的情况下解决邻椎问题。

老陈体重较大,采用侧方入路手术对于椎间盘定位要求较高,徐杰教授想到了刚来省立医院报到的“新人”——“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

术中精准定位椎间盘

它是我国自主创新研制,在国际上唯一能够开展四肢、骨盆、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手术的骨科机器人。

它能实现智能精准定位,误差在亚毫米级,实现高难手术安全化、微创手术常规化、关键操作智能化。

在它的帮助下,徐杰教授在手术中可以更加精准高效地进行椎间盘定位,让手术安全性大大提升,而此类手术在国内也是首次。

主刀的徐杰教授也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此次实施的侧路手术是他在国际上首先报告的侧路直接减压ALDF手术,该术式在显微镜下可以实现神经腹侧直接减压,对适合侧方融合治疗的腰腿痛病人,无论是左侧还是右侧神经根疼痛,均是可行、安全、有效的。

这种手术非常适合不希望使用后路手术的邻椎病,以反复腰痛与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痛为主要症状的腰椎不稳、椎间隙后凸,以及部分翻修手术。

经过一场精彩的人机配合,老陈的手术顺利完成,术后3天就办理了出院。

链接>>>

有了“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帮助,日后能实现更加个性化的手术方案设计和模拟,提供超越人手极限的手术定位精度,使得患者的软组织损伤小、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

“此次创新性使用‘天玑’进行椎间盘精准定位,使得福建省立医

院骨科手术迈入更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的机器人手术新时代。”徐杰说。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