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院区亮点

宁化县总医院院长钟建平查看院内信息化管理平台

新院区新增两千多件高新医疗设备

新院区内架设了“轨道物流系统”

医生团队在数字化手术室

宁化县总医院新院区(宁化县总医院新建PPP项目)规划用地133亩,建有门诊医技楼、住院楼、科研楼、感染楼等,开放床位800张,实际开放600张床位。

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显示,新院区投入使用不到两周,目前实际开放的600张床位基本“满员”。宁化县总医院院长钟建平表示,这说明了患者对县域医疗的需求度。

据了解,宁化县总医院新建PPP项目,既是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又是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对县域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对宁化城市东扩南伸、城东新区功能完善和形象提升起到重要基础性支撑作用。

无接触式就医体验

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后,医院更加注重和投入疫情防控及院感管理。

在进出口设计上,采用无接触式就医管理。在宁化县总医院新院区入口处,六台智能闸机一字排开,进入医院需扫描身份证或医保卡或健康码;在住院楼,也设置了三台智能闸机,需扫描住院信息或陪护信息,提供核酸检测结果,方能进入病房区域。

感染楼设在医院的西北角,独立于门诊医技楼、住院楼,一栋楼就像一个“微型医院”,设有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结核门诊和留观室,同时配置了独立的化验室、呼吸道标本采样室、CT检查室、负压监护病房,为患者提供集诊疗、检查、住院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更专科化,更专业化

在宁化县总医院新院区,一改原先大内科、大外科的理念,外科在门诊医技楼一楼,内科在门诊医技楼二楼,进入内科、外科区域,专科分诊、导诊;在住院楼,外科病房不再是外科一区、外科二区等,而细分为泌尿外科、普通外科、肝胆外科、骨科、神经外科等;内科也进行专科化建设,如肾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等。同时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强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骨科、肿瘤科、介入科等专科力量。

在骨科二区,魏炳林主任介绍,搬到新院区后,在新的手术室、设备支持下,我们外科手术更讲究微创化。

引进高新设备,大幅提高医疗效率

新院区内,新增了两千多件高新医疗设备,其中包括GE SIGNA Pioneer磁共振、GE Revolution CT、GE Discovery DSA大型影像设备。

这批以“GE”为“姓氏”(美国GE公司生产)的设备有着共同的特点——提升检查速度,降低辐射量。其中,GE Revolution CT被誉为“CT界的航空母舰”,具有扫描速度快、辐射剂量低、图像质量高等特点,能大幅提高医疗效率和增强患者体验。

新院区的消毒供应中心引进负压清洗机、多仓清洗机、软式内镜清洗机、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等先进设备,完善了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及运送流程,无条件保障临床一线的无菌物品供应、消毒灭菌质量。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计划日配制1000~1500袋输液量,引进百级水平层流洁净台和生物安全柜,保证静脉用药的无菌性,为临床提供更加优质的输液成品,患者用药更有保障。

升级智慧医院,让病人少跑路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合理控制成本,高效服务群众。近年来,宁化县总医院大力投入信息化建设,院内医疗信息化由数字化升级到智能化的高速公路上。

最直观的“高速路”要数新院区内架设的“轨道物流系统”。血液标本、检验病理样本、药品等通过物流小车、轨道、转轨器等物流网,畅联药房、门急诊、检验中心、病理科及住院病区,省时又省力,且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目前,门诊医技楼和住院楼共架设了39个站点,配置了59辆物流小车。

新院区“高大上”的还有3间数字化手术室。数字化手术室能实时把内网的系统数据反馈给手术室,让医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医院历史收治和新增病人的变化,实时地追踪手术的全过程,也为手术观摩、手术示教、远程教学、远程会诊提供可靠信息通道。

除此之外,新院区引进了自动摆药机、出药机,大大提高了药师的工作效率,让药师们从重复的摆药工作中腾出手来,给病人提供专业的药事服务。在取药窗口的旁边,增加了“药学门诊”,患者可免费咨询用药知识。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