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帅
清新福建,畅游乡村。
无论是长假,还是周末,让我们到田野里走一走,到海边听听浪声,让躁动的心回归平静……
为什么我们那么向往乡村?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到花海之中,到森林、海边,到农家之中?
我们邀请本报健康大使、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康复评定部的连晓文副主任医师,聚焦乡村游,给你一个踏出家门的理由。
乡村游好处多多
居民出行需求仍需要得到满足,回归自然的、分散式的乡村游,恰恰能满足疫情之下的放松需求,是愉悦身心的有效疗法。
到乡村进行户外活动,一般选择爬山、摘水果、农家乐等,这些在运动分类中都属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很多好处:
在山间爬山行走,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大自然的环境可以陶冶心情,让精神放松,缓解上班族在城市中的工作压力;
乡村游、户外游往往都是家庭出行,亲子活动有利于家庭和睦。
这些事情需关注
连晓文提醒,乡村户外游的时候,这些事情需要关注:
①户外活动要注意劳逸结合,特别是老年人要避免过度劳累,后续产生腰酸背痛、膝病等问题;
②注意补充水分,避免中暑或脱水;
③乡村山地多有不平,晨露湿滑,穿好防滑的登山鞋,避免摔跤和扭伤;
④目前,农村、山地昼夜温差大,要注意做好防寒措施,避免下午高温出汗又遭遇傍晚山间降温,导致受寒感冒;
⑤山间蚊虫较多,要做好防蚊防虫措施。如穿长裤、喷驱蚊液等。
⑥在饮食方面,外出郊游时不采摘、食用不熟悉或来历不明的野菜、野果及菌类;
⑦在外饮食注意餐厅卫生环境,进餐厅后选择间距较大、通风良好的位置就餐。
⑧尽量错峰用餐,减少多人聚餐、避免就餐说话。聚餐时不混用餐具、用公筷夹菜、尽量分餐。尽量使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支付方式付费。
旅游业者需注意
对于乡村游的从业者,在疫情期间保证安全游玩,连晓文建议:
切实做好防疫消杀工作,确保乡村游服务人员健康,配备防疫安心健康包。
落实好“公勺公筷和分餐制”,提供分散式个性化服务。
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推行网上预约,做好流量控制,做到信息管理及时。
这三个理由,足够让你走出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