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幸福工程曙光,帮好拼搏的母亲

何桃英种植的生态茶已开始收成,明年进入丰产期

□本报记者 张帅 通讯员 黄晓霞 叶静晶

走进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下坂村,满目葱茏呈梯田状的茶山焕发出勃勃生机。

何桃英夫妻俩说:“镇计生协会不仅连续3年借给我们家幸福工程款,还请来了农技员教我们生态种茶,这十几亩茶叶是去年新种下的,平时没有喷洒农药,人工除草,施有机肥,今年已采摘400多斤茶叶,以前采100斤不值50元,现在采50斤就有150~200元,感谢计生协会的大力帮助!”

何桃英本是村里的二女贫困母亲,1993年1月生育第二个女儿后,她主动实施了节育手术,她坚信勤劳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法。

2019年5月,幸福工程的曙光照到了这位有梦想敢拼搏的贫困母亲身上,何桃英夫妇无比欣喜地获得了1万元幸福工程款,并获得3万元计生小额贴息贷款。夫妇俩用来之不易的帮扶款,购买了一部小面包车;丈夫跑运输,何桃英则操持家务兼顾农活,夫妇俩月收入上万元,家里经济状况大大改善。

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5月,产后不久回到公司上班的二女儿突感头痛难忍,没想到诊断结果竟然是脑瘤,一家6口的生活陷入困境。

镇计生协会第一时间向蕉城区计生协会汇报,区计生协会立即将他们家列为紧急救助帮扶对象,并为这个二女家庭提供了4万元幸福工程帮扶款。

“计生协会真是雪中送炭啊!”何桃英忆往昔仍感激不已。在镇计生协会的关心支持和积极联系下,何桃英二女儿前往上海专科医院行脑瘤切除手术,愈后良好,现已出院在家休养。

为了还清高昂的治病债务和改善家庭经济条件,何桃英夫妇俩埋头苦干,农闲时节还到城关收废品和开“滴滴打车”增加收入。“最苦的时候,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何桃英感叹,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经过幸福工程三轮续助和计生小额贴息贷款帮扶,目前他们一家开办的废品收购站月收入4000多元,丈夫开出租车月收入5000多元,老家种植的十多亩茶叶已开始收成,明年进入丰产期。

“以前都是给别人打工,现在是给自己打工,干劲更足了!”何桃英笑着说。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