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如何预防艾滋病

□本报记者 张鸿鹏

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记者从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获悉,截至2021年10月31日,全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病例22855例,报告死亡4107例,现存活18748例。今年1—10月新报告HIV/AIDS病例2553例。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艾滋病新增患者数量呈两头翘趋势,青少年和老年人群体增长速度较快。青年学生及老年人群该如何预防艾滋病呢?

本报特邀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所陈亮所长为您解答。

艾滋病的传播渠道: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95%的感染者是通过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

场景一:青年交友和恋爱

1.网上交友,线下见面,要提高安全意识。要远离毒品,避免与网友发生无保护性行为。

2.性行为一定要使用安全套进行保护。选择质量合格、未过期的安全套;撕开外包装过程中避免安全套破损。安全套不要重复使用;性行为全程使用安全套。

3.不要与不知道HIV感染状况的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不要在醉酒的情况下发生性行为。

场景二:青年休闲娱乐

1.避免醉酒,更不要在醉酒的情况下发生性行为。

2.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了解新型毒品的伪装形式,如饼干、奶茶、跳跳糖等,不喝陌生人递来的饮料,避免误用新型毒品后发生性行为。

3.性行为一定要使用安全套进行保护。选择质量合格、未过期的安全套;撕开外包装过程中避免安全套破损。安全套不要重复使用;性行为全程使用安全套。

4.不要与不知道HIV感染状况的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

场景三:老年人丧偶后感染艾滋

1.多关心老人,多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

2.加强疾病知识的宣传:多给老人普及这方面的知识,了解正确的预防方法。

3.老年人的生理需求也应该得到重视,要引导老年人怎么拥有安全的行为,这样才能做到预防艾滋病毒的感染传播。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