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很多人认为是小毛病,扛一扛也就过去了。
近日的一个案例,却引发广泛关注。
案例重现
广州23岁姑娘妮妮(化名)出现感冒症状,两天后前往医院就诊,医生立即以“心源性休克、暴发性心肌炎、高钾血症”收入ICU抢救,妮妮随即心跳停止!
医院立即启用“人工心肺机”——ECMO。经过医护人员6天6夜的努力,妮妮的心脏开始重新跳动,第13天成功撤离ECMO。医生介绍,妮妮感冒后病毒通过血液侵犯心脏,引发重症心肌炎。
小感冒为何会引发心肌炎?
专家解释,感冒就是各种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对于抵抗力好的人,很多病毒在黏膜就被免疫系统“擒住”,没有机会进一步兴风作浪,普通感冒1周内就自愈了。
但对于一些抵抗力低的人群,比如幼儿、有慢性病的老人,或者是部分年轻人,因为学业或者工作疲劳、熬夜、受冷等原因导致短期免疫力下降,病毒就可能突破呼吸道黏膜屏障,通过血液“暗藏”在心肌。
一方面,病毒在心肌细胞大量复制,直接“攻击”心脏。另外一方面,人体针对病毒产生的“特种部队”——抗体,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也会“误伤”心肌。
这都会导致心肌的损伤和坏死,“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肌炎中最常见的一种。
如何分清感冒和心肌炎?
发现心肌炎前1~3周出现感冒症状:发热、乏力、鼻塞、流涕、 咽痛、咳嗽;还有部分表现为腹痛、腹泻“胃肠型感冒”(即病毒性肠胃炎)等症状,一般持续1周以内,多数被忽视。
心肌炎的具体表现则包括:出现胸闷、胸痛、心悸,或者气短、呼吸困难,以及头昏、极度乏力、恶心、食欲明显下降等症状,大多患者这阶段才来就医。
心肌炎“偏爱”儿童和18~40岁人群
心肌炎,35%的患者在10~30岁,男性略高于女性,这年龄段的人群平时活动量大,学业、工作的压力也较大,同时对自己的身体疏于关注。
心肌炎这样预防
避免病毒传染
保持健康生活
规律有氧运动
避免接触烟草
疏导不良情绪
感冒迁延不愈别大意
感冒如果长时间不愈,可能会引起其它严重症状。
如细菌或病毒进入了血液,大量繁殖增生,会形成脓毒败血症;侵犯心脏,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或者是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这些都是严重的并发症,在临床上有可能会危及病人的生命。
感冒自然病程一般为7天,如果长时间不愈或症状加重,千万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