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冬日里 虚寒体质如何养生

■指导专家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科 黄铭涵 副主任医师

艾灸祛寒邪

虚寒体质者可借助一些外治疗法来抵抗寒邪,比如“三九贴”。也可在家利用艾条对神阙与关元进行艾灸,也可以肚脐为中央,沿着肚脐周围熏腹部。腹部为太阴,用热的东西来加速循环,能够使人体的气机生发起来,冲开身体不通的气脉。

保暖防寒冬

人体最容易被阴寒之邪攻入的地方,一为头,二为脚,三为背。因此护阳从护头开始,“头为诸阳之会”,虚寒体质者在冬季应戴帽防止寒气从头皮而入,损伤人体阳气。护脚也同样重要,俗话说“寒从脚底生”,“人老足先衰”,双足距离心最远,脂肪薄弱,保暖能力差。足三阳经终止于足,足三阴经起始于足,保持足部温暖有利于气血循行畅通,因此冬季需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并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也可以学习古人通过刺激荥穴(然谷穴)来补阳气。背部为人体膀胱经所在部位,是阳中之阳,风寒之邪极易通过背部侵入人体而引发各种疾病。冬至时节气候寒冷,在阳光充足之时,多晒后背有助于补益身体阳气。

饮食护胃康

冬至养生,以调护阳气为重中之重,特别是虚寒体质来说,大多阳气不足,脾肾亏虚,每于冬季气候寒冷之时,更易受外邪侵袭,使阳气更虚。

在饮食上应该以进补为主,可适当食用温养阳气的食物,如羊肉、牛肉、芝麻、核桃等;少食用螃蟹、田螺、苦瓜、柚子、橙子等寒性食物。但应注意,原合并脾胃病的患者,应注意避免坚果类,避免伤及脾胃。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冬季饮食不宜过咸,过咸会伤肾,损伤阳气。

冬日饮食:

忌食生冷食物

冬天天气寒冷,一些生冷的食物寒性更大。过度食用则易刺激胃部,使得它不正常地收缩,轻则引起食欲不振,重则还可能会导致呕吐、泄泻、完谷不化等等,正如《内经》病机十九条所言:“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宜软不宜硬

有胃病的朋友都知道,胃部敏感的时候,如果吃了一些“硬菜”,比如大鱼大肉、坚果等,就会觉得很不舒服。脾主运化,脾胃虚弱者运化水谷不及,易产生饮食停滞。冬日天寒地动,寒主收引凝滞,脾胃虚寒者脾胃功能受到制约,故对于肠胃的保护,我们应该采取软兵政策。粥、面条、热牛奶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除此之外,在饮食制作过程中,也应该尽量选择蒸、煮、烩、炖等烹饪方法,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食物选择有讲究

在冬季,脾胃虚寒的人胃疾易复发。在平时生活中,应该适当选择一些能够暖胃的食物,如羊肉、狗肉、老姜、大枣等。因胃酸而引起胃部不适的,应少吃玉米面、韭菜、土豆、豆类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胃部的胀痛。同时也应禁食浓缩肉汤以及酸性食物,如乳类、淀粉等,并控制食盐的食用量。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