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漳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中医药工作的决策部署,发挥《中医药法》的提纲挈领作用,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在中医药产业、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传承、中医药文化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有力推进了中医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高位推动中医药发展有新担当
漳州市委书记张国旺、市长王进足多次到县(区)和市卫健委、片仔癀公司调研卫生健康及中医药工作。漳州市政府召开3次专题会,研究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筹建百家“片仔癀名医馆”“超级中医院”等实施方案。确定在漳州高新区南湖“双创”园区规划建设漳州市中医药产业园,全力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高地和学科、产业集聚区。
2021年10月,漳州市委市政府印发《漳州市“万才聚漳”行动计划》,将中医药优秀毕业生和高端人才引进培养纳入市委人才战略重要内容,开展“万才聚漳”漳州人才月和线上招聘活动。同时,将中医药优秀临床人才等7种人才列入高层次人才认定范围,并给予创新创业政策资金支持。12月20日,漳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特色发展的通知》,加快扶持政策落地生效。
“新冠战疫”中医药系统有新作为
2021年9月,我省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疫情发生后,漳州市及时研究发布不同人群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处方,组织中医师巡诊,实现密接人员100%服用中药汤剂。2021年3月,片仔癀公司“清肺排毒颗粒”获国药准字批准文号,加快投产,及时向莆田、泉州、厦门市及漳州市确诊病例和密接、次密接及抗疫一线工作人员捐赠“清肺排毒颗粒”8258盒。漳州市中医院承接高新区奥体中心市级方舱医院建设,研究制定《漳州市市级方舱医院运行方案》,多次组织现场演练,并组建一支方舱医院应急医疗队伍,做到有备无患。
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有新提升
2021年5月,漳州市中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省唯一一家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获中央补助资金300万元。漳州市中医院骨伤科作为全省唯一骨伤专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获2022年医疗“创双高”补助资金250万元。漳州市中医院开启便民门诊、夜间门诊,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漳州市龙海区中医院晋升为三级中医医院,更名为漳州市第二中医院,龙海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开展漳州市第二中医院新院区建设。东山县中医院新院区完成二装拟于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2021年11月,漳州市6个省级精品中医馆建设项目(全省设区市最多)顺利接受省卫健委专家组评估验收。12月,漳州市龙文区被命名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中医药保护传承有新举措
漳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民间中医资源普查,挖掘整理了一批民间秘方、偏方、验方及特色诊疗技术。在全省率先开展中药传统炮制发掘整理与研究工作。漳州中药炮制特色技术申报福建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2年元月10日公示结束。2022年第一季度漳州市将出版《漳州市民间中医资源荟萃》《漳州中药炮制特色技术》两本书。
中医药科研和文化建设有新成效
2021年漳州市共有7项厅级以上中医药科研课题立项。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基于整合策略的活血化瘀代表方剂复杂作用解析研究》项目的共同承办单位,获2021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杏林学堂、漳州马铺百草园被省卫健委、省文旅厅命名为“福建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称号。漳州市岳口小学被省卫健委、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福建省中医药文化教育试点学校。市中医院开展“小中医”传统医学之旅,组织中小学生零距离感受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魅力。
中医药工作者展现新形象
2021年6月,漳州市卫健委代表队荣获福建省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2021年12月,漳州市卫健委代表队荣获福建省药膳制作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其中龙文区景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何舜娟表现优秀,获“福建省金牌工人”称号。2021年8月19日中国医师节,闽南日报综合版刊发中医药专版,宣传漳州市中医药人物风采。2021年,福建日报、福建卫生报、闽南日报大篇幅报道漳州市贯彻实施《中医药法》典型做法及成效,宣传漳州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成果,引起良好反响,鼓舞了全市中医药系统士气。
(廖小勇 杨毅国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