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雨水。
雨水节气,肝气旺盛,易克脾土。《黄帝内经》曰“湿气通于脾”。此时更应注意适度保暖,防“倒春寒”,清利湿邪、准备养阳。多喝花茶、多吃清淡的食物,以祛湿排毒;适当增加甘味食物的摄入,以健运脾胃。
晚上睡前可以通过按摩腹部以养阳:仰卧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0次左右,一来有利于促进消化,排除脾胃湿毒;二来有助于腹部保暖,有利睡眠质量。
■节气药膳
淮山芡实扁豆排骨汤
【食材与药材】山药30g,芡实15g,黄芪15g,白术10g,猪排骨200g。
【烹调方法】排骨洗净切块,置沸水中焯过;黄芪、白术煎煮取滤液,与芡实、山药、排骨同移到煲锅内,武火烧开,文火煲熟,调味。
【膳方分析】方中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芡实补脾祛湿,益肾固精;黄芪、白术益气健脾;猪排骨补虚弱,强筋骨。全方共奏健脾祛湿、益肾固精之功。
【用法用量】1周1~2剂,佐餐食用。
清热除湿糊
【食材与药材】薏苡仁50g,茯苓15g,白茅根30g,芦根30g,土茯苓15g,茵陈10g,蝉蜕9g,绿豆30g,蜂蜜适量。
【烹调方法】将白茅根、芦根、土茯苓、茵陈、蝉蜕煎煮取滤液,放凉后用于浸泡薏苡仁、茯苓、绿豆,共移至豆浆机中,设置米糊档制糊,食用前加蜂蜜调味。
【膳方分析】方中薏苡仁、茯苓、茵陈祛湿排毒;白茅根、芦根、绿豆清热利尿解毒;土茯苓、蝉蜕祛风止痒。诸味成膳,共奏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功。
【用法用量】1日1剂,分2次食用,连续食用4天为1疗程。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