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B版: 下一版  

福建省“移动医院”巡诊项目开启

“移动医院”八闽行 服务百姓“零距离”

▲2月25日,主题为“‘移动医院’八闽行 服务百姓‘零距离’”的福建省“移动医院”巡诊项目正式开启,省政府领导致辞并宣布项目启动。开启仪式由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黄如欣主持

春日暖阳中,2月25日上午9时许,福建省立医院内,旌旗猎猎,100名医护英姿勃发、移动医疗车整装待发

□本报记者 邓剑云 林颖 周千艺 陈昶烨/图 见习记者 邹冰冰

组建“行走的医生 移动的医院”

“移动医院”是通过依托车载相关医疗设备可以随时变换地点进行医疗服务或疾病预防的一种医疗模式。

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移动医院”巡诊项目由省卫健委牵头,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积极探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的有效模式,着力破解基层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烦心事”。该项目将整合省市优质医疗资源,探索组建“行走的医生 移动的医院”,为基层群众就近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健康服务。

随着一声令下,25日上午9点30分,由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附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肿瘤医院、省儿童医院、省口腔医院等7家医院100名医护和移动医疗车组成的“移动医院”,鱼贯而出,奔赴基层。他们分成两队,每队约50人,分别前往宁德、三明开启首场巡诊。

首场巡诊的“移动医院”包括省立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门诊车、医技保障车、移动CT车、物资运输车、发电储油车,附一医院的移动CT车,以及省口腔医院的口腔诊疗车,可谓阵容强大,装备精良。

贴合基层需求,精准定制“移动医院”

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实施“移动医院”项目,主要是结合我省基层群众的医疗服务需要,精准定制“移动医院”。特别是针对边远地区群众看病或体检不方便等问题,根据当地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或符合区域发展的医疗健康需求,选配慢病肿瘤移动早筛车、儿科移动医疗车、眼科移动医疗车、口腔移动医疗车等,组成移动的“慢病筛查医院”、“儿科医院”、“眼科医院”、“口腔医院”,构成个性化不同能力的移动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在寿宁县下党乡,村民吴大姐和家里的三个姐妹结伴来做B超。吴大姐告诉记者,因交通不便,村里很少人会有主动去县里体检的习惯,“之前长了乳腺纤维瘤不放心,这次在家门口就能查乳腺B超”。

除此之外,参与“移动医院”巡诊的省市级医院还将根据各地所需,给予精准的帮扶。

首场巡诊期间,带队到沙县区总医院、尤溪县总医院交流时,附一医院程波副院长就曾表示:“我们到基层来,除了义诊,也希望做一些长期的合作与帮扶。希望把附一医院坚持的‘一院一策,一科一策,一患一策’的思路带到这里来。”

据了解,我省接下来还将结合基层群众的医疗服务需要,特别是针对边远地区群众看病或体检不方便等问题,精准定制“移动医院”。

“移动医院”巡诊,基层医疗的高质量“补充”

据统计,2月25日—27日,两组专家医疗队在三明、宁德,累计提供5340余人次的健康服务。

“移动医院”巡诊的意义不止于此,还在于为基层“造血”,进而助推分级诊疗,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对于基层医院来说,省级医院主动下沉,主动帮扶,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就像沙县区总医院党委书记万小英所说的:“一下子来了这么多老师,专科齐全,我们赚大了。”

“赚大了”背后有着多重含义。

一方面,大医院医生下基层,能真实了解到基层群众的需要,可以提供精准帮扶。另一方面,基层医生跟着省级医生学习的机会多了,逐步提升了诊疗能力,最终获益的是老百姓——预病能防,小病能治,大病能救,预后能好。

在首场巡诊中,“移动医院”巡诊医疗队共举行病例讨论222次、业务培训397次、学术讲座19场次,完成教学查房数176次,协助上转患者128人,这些都有益于提升基层医院的学科建设能力、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