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妇联公布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名单,福州市晋安区总医院党委副书记、晋安区医院医务科副科长沈彧澜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这是全国妇联授予我国优秀女性的最高荣誉。
“作为福州一名普通的基层医务工作者,很荣幸能获得这项荣誉。实际上,无论是大医院,还是在基层,医生的价值就是救死扶伤。”沈彧澜说。
福州开启区域核酸采样以来,按照市区卫健部门的部署,各级医护人员也都投入到核酸采样的队伍中。除了参与采样,沈彧澜还要忙着优化采样流程,投入到区隔离酒店的选址、运行等工作中。“我的同事们都是这么干的,我并没有什么特殊。”沈彧澜说。
“援藏岁月磨砺了我”
“如果问我的职业生涯有什么难忘的事,援藏应该算一件。”坐在晋安区医院产科办公室里,伴随着隔壁房间隐约传来的产检孕妇的胎心声,沈彧澜平静地回忆起5年前的援藏点滴。
2017年6月,作为福建省第八批援藏队福州分队队员,沈彧澜启程前往西藏自治区八宿县。当时,大儿子面临小升初,小女儿刚断奶,但家人很支持她,鼓励她支援边疆,报效祖国。从获知紧急征召援藏医师到进藏,不到20天。
穿越川藏线上最危险的天路72拐来到八宿县,沈彧澜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这里的妇女,身怀六甲还在地里干活,分娩后也不坐月子,照样操持家务,流产、早产很常见”。震惊过后,沈彧澜很快就调整了状态,开始查房和出诊。
此后,她就驻扎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八宿县,两个春节都未能陪伴家人。
除了日常的门诊病房工作,沈彧澜还承担了24小时应急处置危重患者的二线班。到八宿的第11天,夜里风雨交加,沈彧澜接到值班医生打来的电话:一名新生儿生命垂危!沈彧澜一边在电话里指导抢救,一边飞快地穿衣起身。时间就是生命,由于高反,平时走路都要缓一缓喘口气的她,一步不停地冲到产房展开抢救。终于,在凌晨零点10分,小宝宝发出了第一声啼哭!
据统计,援藏两年间,在沈彧澜指导下的妇产科门诊接诊量达2200余人次,开展大小抢救20次、各类手术50余台,接生800余人。
术后休养两周 投身抗疫一线
2019年下半年,沈彧澜完成援藏任务回到福州。重新投入工作没多久,就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晋安区医院被确定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这次,沈彧澜依旧站在了抗疫一线。
2020年2月1日,医院接到上级通知,区里增设一处医学观察点,需要派一支医疗队驻点。得知消息后,沈彧澜主动请缨,带着医疗队走进了隔离观察点。
到了医学观察点,沈彧澜每天要管理分配防控物资、安排留观人员饮食起居、安排医务人员采集鼻咽拭子标本、与上级专家对接留观者的检测结果、安排会诊……在观察点待了39天,午饭拖到下午两三点吃、寒夜在户外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是她的工作常态。
2020年底,沈彧澜因病接受了手术,本来至少要静养一个月,但因疫情防控需要,术后仅两周她就回到了岗位。2020年8月到2021年9月,在隔离点,晋安区医院医疗队接收留观人员3000多人。
建立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护线
“沈医生给我时间把问题讲明,对我提出的问题都耐心解答,我觉得特别受用。”多年前,小郑因久治不愈的月经不调找到沈彧澜。相比大医院医生的快节奏,沈彧澜的耐心给小郑留下深刻印象。“即使诊室外等候的人不少,沈医生也没有一丝不耐烦。”
在那之后,一家子的妇科问题,小郑都会习惯性地咨询沈彧澜。
“基层医生可能没有太多惊心动魄的场面,但千头万绪,能做的就是沉下心,把健康服务做细、做实。”沈彧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