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战疫日志

综合各地整理

白衣战士们闻令而动、勇敢逆行,奋战在抗疫一线。 忙碌之余,他们以日志记录感悟和心声。 一起来感受“疫”线的温暖和希望,所有的汗水,都不会白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月夜,月很圆。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海院区移动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依然灯火通明、一片繁忙。截至3月19日,福医二院共派出医护1988人次外出采样,交由当地指挥部调配,负责全市197个采样点,累计采样量713034人次。

许多人文章后留言:

百感交集……只能说共克时艰吧!

刚送走爱人,他去支持移动方舱实验室了……

白衣天使!愿你们平安!

南平市疾控中心流调队

已经是夜里11点,在建阳区疾控中心大楼,南平市疾控中心流调队员詹心怡一手拿着电话,一手在纸上记录,“一天打上百个电话是基本功,怕要频繁起身上厕所,我们水都不敢多喝。”

詹心怡介绍的是连日来南平市流调队员工作的常态。

连日来,流调队员们加班熬夜、全力以赴,有的队员刚从重点防控现场回来,还没顾上休息,新的任务又接踵而至;有的队员一天只休息了3个小时;有的队员一天连打上百个电话,声音沙哑。“与病毒‘抢时间’,守护生命健康,就是我们的使命。”说这话时,流调组组长李贺达稍有疲态的眼里充满了坚定。

泉州市中医院针灸科行政副主任 潘文谦

3月16日集结出发,被分配到支援清濛开发区的采样四队。

到第二天凌晨2点,已连续工作6个小时,手麻、肩酸、颈痛,只觉得后背冰凉,以为是夜深天冷就不怎么管它。凌晨2点半,终于完成今天采样任务,到指定地点消毒后,脱掉厚紧的防护服才发现整件上衣都是汗水。望着天空高挂一轮朦胧的圆月,心想作为一个普通人,这一辈子能为生我养我的家乡做点小贡献,值!

三明市沙县总医院护士 姜琳娜

3月16日上午,我们奔赴泉州,支援核酸采样工作。

春天的泉州,气温逼近30℃,我们穿着密不透风的“大白”套装,快速而有序地开展采样。

就这样,每天凌晨两三点“披着星星出发”,晚上九点十点“戴着月亮回家”,往返四百多公里,平均单日完成采样13000多份,这些对所有人都是新的挑战。但没有人退缩,也没有人抱怨。

这是疫情的第三个年头了,我们依旧是带着那份勇敢、那份坚持、那份希望、那份执着,和病毒争时间、比速度。我希望,疫情过后可以一起去看海。

一封来自上杭隔离点的感谢信

虽然未曾见过你们真实的面容,但我知道你们都是最漂亮的小姐姐们。感谢你们无私地奉献,为我们保驾护航。

护士小姐姐们,当你们在守护大家的平安时,也希望你们好好保护好自己,做好防护措施,注意身体,累了就停下来休息片刻也好,精神好了才能继续工作呀!

暖春将至,惟愿疫情能早日过去,山河无恙,春暖花开,你们也能早日回家与家人团聚!

邵武市立医院急诊科护士长 苏春花

在发热预检分诊、急诊科这两个小小的区域里,苏春花每天要来来回回走几十次,从防疫物资、消毒隔离措施都一一严格检查,落实到位。每一位值班人员的防护要求,她都认真指导,减少大家受感染的机会。

“穿上这身衣服,就得明确一种担当!作为一名党员,就得掂量出肩上的责任!疫情当前,我责无旁贷。”短短几句心声,表达了苏春花“来必战,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抗“疫”至今,急诊科共接诊病人20余万人次,其中发热病人2万余人次,全力配合各部门做好病人接诊。对于所有坚持在抗击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来说,苏春花是代表,也是缩影。

大田县总医院建设分院 周爱华

18日凌晨零点,正在泉州开展核酸采样工作的我正在睡梦中,群微信叮叮咚咚响个不停,以为又有新任务,赶紧拿起手机查看,看到刷屏的“生日快乐”,满满的感动,当疫情防控遇上“生日”,那么这一天注定是意义非凡的。没有鲜花、没有蛋糕、没有家人的陪伴,有的只是永不言退的担当和沉甸甸的责任。把生日过在抗疫一线,这就是我作为一名党员的“仪式感”。牢记党的嘱托,不忘初心和使命,对我来说就是有意义的生日。

(综合各地整理)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