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坤
两年前,30多岁的福州姑娘小黄(化名)被诊断为帕金森病。经过两年的“锻炼康复”,小黄的病情快速加重,如今几乎无法走路。医生提醒:帕金森病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想要以其他方式替代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几乎是不可能的。
放弃药物,追求“锻炼康复” 病人由中症升为重症
两年前,福州姑娘小黄因为左侧肢体的僵硬、震颤和抖动,找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叶钦勇。经过一系列评估,小黄被诊断为帕金森病。
当时,小黄担心过早的药物治疗,对身体不好,放弃了医生给出的药物治疗方案,开始在网上搜寻其他治疗方法。
两年后,经人介绍,小黄再次找到叶钦勇主任。原来,这两年多来,小黄拒绝吃药,而是一直接受针灸、偏方及各种所谓的锻炼康复治疗,但身体一侧的僵硬却没有得到改善。最近,几乎恶化到连走路都成问题。
经过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 ,小黄由两年前的十几分,涨到如今的接近40分。叶钦勇解释,病人在接受治疗的情况下,评分平均每年增长0~3分。小黄评分的无节制增长,说明两年来的“锻炼康复治疗”无效。根据量表分级,她也由两年前的中等程度的病人,转为重症病人。
在评估结果出来后,小黄终于开始接受药物治疗。服药的第二天,小黄就感觉肌肉松弛了,当天就给叶钦勇反馈:左侧肌肉没那么紧张,酸胀感和抖动都有所缓解。
目前,小黄正在接受系统性治疗。
10%~20%为青少年型帕金森病 不要迷信偏方、仪器治疗
帕金森病属于一类比较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性病症,一般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近年来,帕金森病患者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在福建协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有10%~20%为青少年型帕金森病(发病年龄小于40岁)。
叶钦勇主任解释,很多患者在患病后,出于对药物的不了解,在网上看到一些偏方,或者看到一些仪器可以治疗帕金森,就盲目采取治疗,这是不可取的。
帕金森疾病是进展性的,尚无根治方法,但及时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方式是综合药物、手术、康复、心理治疗等形式,其中以药物治疗为主,遵循早诊断、早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