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B版: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儿童辅食篇

添加辅食需科学

朱屾山介绍,很多时候母乳无法满足宝宝的生长需求,辅食有助于训练宝宝吞咽的能力、培养咀嚼能力,帮助味觉、嗅觉、触觉、神经系统的成长和发育,同时可以为断奶做准备,并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后期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可能。

心急的宝爸宝妈要注意,添加辅食并不是越早就越好,因宝宝的消化系统尚不成熟,难以吸收,极有可能引发肠胃不适,反而会增加感染和过敏的风险,导致母乳喂养提前终止。

因此,需把握合适的时机开始为宝宝添加辅食,当发现母乳喂养每天8~10次,总量超1000ml,但仍有饥饿感,足月儿体重达到出生时2倍,头颈部肌肉发育完善,倚着东西可以坐着且吞咽功能协调成熟,挺舌反射消失时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

宝宝辅食这样做

朱屾山表示,儿童辅食制作并不是简单地将几种食物混合即可,应遵循谷类食物(儿童米粉)→蔬菜汁和水果泥→动物性食物的顺序,其中动物性食物的添加应遵循蛋黄泥→鱼泥→全蛋→肉末的顺序。

每次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辅食种类,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且不要采用煎炸的烹调方式。

在制作辅食的过程中要重点注意的是遵循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的原则,给婴儿的食品中少放糖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龋齿,而且婴儿味觉正处于发育过程,过早地加入食盐,会影响宝宝的肾功能发育,对外来调味品的刺激比较敏感,加调味品容易造成婴儿挑食或厌食。

宝宝吃辅食是否顺利是关键

朱屾山强调,制作完辅食还需确保宝宝能顺利吃下辅食,可以通过观察宝宝有无腹泻、呕吐、皮疹的情况,吃完后宝宝是否饱了、是否有满足感,宝宝大便是否正常(包括次数和性状)、是否有食物颗粒来确定,若三天都是正常的,那么表明宝宝对辅食是耐受的。

宝宝辅食干货库

朱屾山带来完整的宝宝辅食攻略。

7~9个月宝宝辅食和奶的比例:这个阶段的宝宝添加辅食的任务是让宝宝逐渐熟悉各种食物的不同味道和感觉,适应从流质食物向半流质食物的过渡。

辅食和奶的比例:母乳/配方奶:每天600~700ml以上,每天4~6次;辅食:每天2~3次。

食物种类:泥糊状的肉泥、菜泥、果泥、富含铁的食物。

方法:强化铁的婴儿米粉,可用水、母乳或配方奶冲调成稀的泥糊状,婴儿刚开始学习接受小勺喂养,只会舔吮,甚至将食物推出、吐出。满7个月之后,可以尝试家里熬的粥。

10~12个月宝宝辅食和奶的比例:这一阶段宝宝添加辅食的重点除了丰富种类外,还要继续增加食物的浓稠度和粗糙度。

10~12个月宝宝的进食时间

7:00 奶+米粉、粥、碎面等固体食物

10:00 奶

12:00 各种厚糊部小颗粒固体食物,如软饭、肉末、碎菜等

15:00 奶+水果粒、其他辅食

18:00 各种厚糊部小颗粒固体食物,如软饭、肉末、碎菜等

21:00 奶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