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的大田名医反哺家乡,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这是去年12月大田县启动“田医回田”工程以来,老百姓获得的最大红利。
截至4月25日,大田县共组建名医工作室3个,已有“田医”69名,770余人次受惠。
作为三明的人口大县,大田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至上理念,积极探索创新。
去年以来,大田县突出问题导向,大胆改革创新,以探索实施“田医回田”工程为突破口,以情“引”人,以诚“留”人,以制“育”人,进一步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家乡为“媒”,以情“引”人
针对优秀医疗人才引不来问题,大田县充分发挥大田籍在外医疗人才多优势,厚培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怀,组建了“田医回田”工作专班,并多次赴福州等地,以上门访、茶话会等形式与在外优秀田医洽谈,达成“田医回田”“医疗资源助田”等系列“医疗振兴”方案。与此同时,全面发动各乡(镇)和县卫健局、总医院等单位,梳理大田籍在外医疗人才,建立田医人才库。此外,大田县还以田医回归为纽带,设立了3个名医工作室,建立每周末2至3名医生回田轮流坐诊教学机制,已累计开展联合义诊1场、坐诊10场、手术29台。
用心用力,以诚“留”人
针对优秀医疗人才留不住问题,大田县积极在政策、机制、服务等方面“留人”。在政策上,大田县推出“柔性引才”政策,对引进“名师”“星期天医师”到田建立“名医工作室”的,予以补助,截至目前,已补助专家各类费用16.755万元。在事业上,借鉴市第一医院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模式,对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等省级医疗机构,签订共建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帮扶协议,建立省级医疗机构优秀医疗人才到田常态化开展医疗帮扶机制。在激励上,表彰、评选一批对大田医疗卫生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医疗人才,并做好广泛宣传,增强回田优秀田医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获得感。
健全机制,以制“育”人
针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不优问题,大田县充分利用在外田籍医生回田义诊、省市医疗专家来田帮扶等良机,以“师带徒”形式,建立“一名师一团队”全程跟学机制,组织各相关科室负责人、骨干跟随学习60余人次;建立常态化学习交流机制,通过与在外田籍医生远程会诊、远程病理及医学影像诊断等方式,组织开展学术思想交流研讨17场、受训150余人次;建立常态化跟班学习机制,用好在外田籍医生在省、市各级医院、科研院所等医疗机构就职优势,争取到先进医疗机构跟班学习机会,选派本地优秀医疗卫生人员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晋江中医院等跟班学习22人次。 (本报记者 陈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