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厦大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成立“心脏移植患者心友会”

该院常规开展心脏移植手术,一年来已完成10余例换心手术,
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心脏保障

廖小勇 高树灼 刘云芳

多名心脏移植患者返院见证“心友会”的成立

厦心心脏移植团队为患者换“心”

6月11日是“中国器官捐献日”,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重获心脏移植资质一周年之际,6月6日下午该院举办“感恩遇见,从心开始”心脏移植患者活动,邀请了多名心脏移植患者返院,见证“厦心心脏移植患者心友会”的成立。

奇迹!

深厦多部门无缝衔接极限时间窗“换心”

半个多月前,52岁的洪先生在院外突发心梗,当地医院紧急抢救后暂时阻挡住了“死神”,但他仍然反复气喘,甚至多次出现休克,带着气管插管转院厦心。在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经历多次抢救,几次死里逃生,经心外科团队缜密评估,洪先生随时可能突发急性心衰,只有进行心脏移植手术才能挽救他的生命。

幸运的是,5月31日,处在生死边缘的他等到了中国器官移植分配系统分配的合适“供心”,但供心在深圳,因为受疫情影响航班减少,无法通过飞机运送。“一线希望都不能放弃。”厦心副院长、著名心脏移植专家吴锡阶教授立即带领移植团队开启这场生命接力,乘坐动车运送心脏。

据了解,供体心脏移植入受体胸腔的极限时间窗口仅为6~8小时。“时间越短,移植成功率越高。”吴锡阶强调。

从深圳到厦门,600公里的距离,7小时生死时速,厦心心脏移植团队,在深厦两地多部门争分夺秒的无缝衔接保障下,成功在极限时间窗内为心脏重度衰竭的患者洪先生换上了宝贵的心脏。术后16个小时,洪先生就成功拔除气管插管,目前情况平稳。

新生!

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心”希望

我国现有890多万心衰患者,其中一大部分属于终末期,即便使用药物治疗以及进行常规的心脏手术也不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心脏移植成为唯一的希望。

吴锡阶表示,作为挽救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生命和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治疗手段,我国目前每年心脏移植手术仅600余例,患者的3年生存率大于90%,5年生存率大于85%,换心术后可以跟正常人一样生活,不受限制。

换心手术是心脏外科中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技术要求高,我国能独立开展这一手术的医院屈指可数。作为委省共建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厦心建立起包括药物治疗、器械辅助支持、人工心肺(ECMO)技术以及心脏移植等系统治疗链,能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心脏保障。

心友会!

心脏移植患者的“家”

因整体搬迁,厦心于2021年重新获得心脏移植资质,并常规开展心脏移植手术,一年来已完成10余例换心手术。但是还有不少患者因为供心的问题还在焦急等待中,“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到器官捐献者队伍中,这不仅能拯救他人生命,甚至能拯救一个家庭。吴锡阶呼吁。

本次心脏移植患者活动,厦心成立了“心脏移植患者心友会”,“成立心友会,主要的目的是以病友为中心,搭建术后随访,心理干预,医患、患者之间交流的平台,不断提升生活质量。”吴锡阶表示。

(廖小勇 高树灼 刘云芳)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