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剑云 见习记者 张沈捷 通讯员 魏映双 童颖辰 施剑丹 潘日润
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踏着热浪来临,“冬病夏治”正当时。
16日,在这个骄阳似火的日子里,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举办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暨《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宣传义诊活动。
活动由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承办。
启动仪式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赵红佳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让市民们加强对中医药的了解,掌握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和疾病预防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享受到中医药发展的成果,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伏灸正式开“灸”,比天气还火热
活动现场,最受市民欢迎的要数三伏灸体验。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传统特色诊疗中心、针灸科、儿科、耳鼻喉科等科室,市民们踊跃体验三伏灸疗法,场面比天气还要“火热”。
市民们在医生的辨证下,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特点的三伏灸或三伏贴。
在传统特色诊疗中心,艾叶气味浓郁、飘香,市民王阿婆不到8点就等着拿号体验。她说:“多年胃肠功能失调,去年在这儿通过三伏灸治疗,效果很明显。今年福建卫生报和医院的公众号都有送福利,今天先带着老伴儿来体验。”
本报健康大使、该院传统特色诊疗中心主任林万庆介绍,福建省人民医院开展三伏灸(贴)治疗至今已近40年,在三伏灸(贴)治疗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一直深受患者好评。
中医学派专家坐镇义诊,解决“大麻烦”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拥有众多中医学术流派,包括黄氏蛇伤学术流派、陈氏肛肠学术流派、闽南吴氏妇科学术流派、福州苍霞洲李氏中医儿科学术流派、闽山中医肾病学术流派等。这些流派植根于传统医学理论,临床实践经验丰富,临床疗效突出,救治病患无数,百姓口碑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