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B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信息化再升级 医疗行为更规范

实际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历史,可回溯到2013年。2013年,我省在国内率先开展医学检查结果网络互认,有27所医院(包含省级医院、市级医院)开展临床检验项目网络互认,21所医院开展医学影像检查项目网络互认。

如今,除了在数量上翻了10倍,服务面更广了。福建省立医院医务部主任林孟波认为,更重要的是,切实发挥了结果互认的作用。

龙岩张先生上午在当地医院检查,下午在省属医院看病就能调阅到检查结果。这是由于我省升级检查检验数据上报方式,由原来每日上传改为医院审核后实时上传。

宁德小伙林先生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内科就诊,医生调阅其在闽东医院的颅脑平扫结果,认为患者病情变化快,需要重新检查。这时,一个对话框“霸屏弹窗”——系统“要求”医务人员给出复查的理由。医生需要从7条不互认的理由中选择,才可开单复查。这是由于我省从信息技术层面,提升检查检验互认模块性能,让医疗行为更合理规范。

数字赋能,我省从2018年在国内创新应用“三码融合”,实现无卡就诊、“码上”结算;到2020年启用全国首个省级健康码,并在全国率先启动建设以健康码为核心的省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再到如今检查检验结果“一键”互认,进一步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升百姓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阶段,将督促医疗机构提高上传数据的及时率和准确率;建立省级“医学影像云”平台,完成省属医院及部分具备条件的设区市平台接入,实现联网医疗机构可共享调阅放射影像资料,为诊疗提供更有价值的依据;同时加强各医疗结构检查检验同质化水平,提升检查检验结果质量。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